朱元璋冷笑一声:“哼!你与江南家族勾结,妄图颠覆我大明江山,还敢说不知罪?”
吕本狡辩道:“陛下,这定是有人诬陷,妾身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此心。”
朱元璋猛地站起身,指着吕氏道:“证据确凿,你还敢抵赖!你以为朕会被你的花言巧语所蒙蔽?”
吕本身旁的一名年轻子弟吓得涕泪横流,磕头道:“陛下饶命啊,这都是吕本大人的主意,我们是被迫的。”
吕本怒斥道:“孽子,休要胡言!”
朱元璋喝道:“都到了此时,还在互相推诿。吕本,你犯下如此大罪,还有何话说?”
吕本身子一软,瘫倒在地,再也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目光坚定,道:“吕氏家族,男子全部发配边疆,充军戍边!在出发前,先于午门外示众三日,让百姓都看看这些阴谋作乱之人的下场。女子没入掖庭,为奴为婢,终生不得赎身!吕氏侧妃即日起软禁东宫 1 个月,期间不得踏出房门半步,饮食起居皆从简,且需每日自省其过。至于朱允炆,毕竟是皇家子孙,太子朱标的儿子,虽未直接犯事,待遇一切照旧,但朕定会密切留意,若发现他与此事有牵连,定不轻饶!”
吕氏瘫倒在地,面如死灰,绝望地哭喊:“陛下,饶命啊!”
然而,那亲信安排逃离的吕氏族人还未出城,就被早已埋伏的禁军发现。禁军统领一声令下:“一个都不许放过!”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将吕氏族人团团围住。吕氏族人惊恐万分,四处逃窜,却无处可逃。禁军们毫不留情,挥舞着兵器,将他们一一擒拿。
在抓捕过程中,有吕氏族人妄图反抗,被禁军当场格杀。一时间,鲜血四溅,哭喊声、求饶声不绝于耳。但禁军们不为所动,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
当执行惩罚的命令下达,士兵们如狼似虎地冲进吕氏家族的宅邸。家中的金银珠宝被一箱箱抬出,名贵的书画古玩被粗暴地扔在地上。吕氏家族的男子们被押赴刑场,在百姓的唾骂声中结束了罪恶的生命。
而那些女子则被强行拖走,哭喊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却无法改变她们悲惨的命运。
此次严惩,给那些暗中图谋不轨者一次沉重的敲打。朝堂上下,人心惶惶,各方势力皆收敛锋芒,深知大明是朱家的江山,朱元璋的铁血手腕绝不容挑衅。朱元璋目光坚定,威严地宣告:“朕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大明的江山社稷,阴谋作乱者,必遭严惩!”随着吕家阴谋的败露,朝堂上暂时迎来了一片清明。朱棣继续协助朱元璋处理朝堂国之重要的事情,在这日复一日的政务操劳中,朱棣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谋略。
朱棣在军事方面的才能更是令人瞩目。他曾多次领军出征,无论是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还是平息内部的叛乱,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在战场上,他善于洞察敌军的布阵和战术,迅速做出准确的判断。他指挥若定,令行禁止,将军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有一次,敌军以数倍于朱棣所率部队的兵力来袭,形势危急。但朱棣毫不畏惧,他冷静地分析战场局势,果断地选择了分兵包抄的战术。他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绕到敌军后方,出其不意地发起攻击。与此同时,他指挥正面部队坚守阵地,顽强抵抗敌军的进攻。最终,在朱棣的精妙指挥下,敌军陷入了混乱,被朱棣的军队一举击溃,取得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辉煌胜利。
他处事果断,眼光长远,面对错综复杂的局势总能迅速理清头绪,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朱元璋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欣慰。朝堂上的事情处理完后,朱元璋迈着沉重的步伐,带着满身的疲惫缓缓回到寝宫。他的脸色略显阴沉,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倦意。
郭惠妃早已在寝宫门口焦急地等候,看到朱元璋归来,她眼含忧色,如轻盈的燕儿般快步迎前去。她伸出那双纤细而柔软的手,轻柔地搭在朱元璋的肩膀上,小心翼翼地为他揉捏着,声音如潺潺流水般温柔:“陛下,今日可累坏了吧。”
朱元璋重重地长叹一口气,眉头紧蹙成一个“川”字,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朝堂之事,犹如一团乱麻,繁杂琐碎,令人心烦意乱。那些个大臣们为了各自的利益争得不可开交,朕真是操碎了心。好在有朱棣帮衬着,处理事务井井有条,让朕能稍稍松一口气。”
郭惠妃微微颔首,那明亮的眼眸中满是理解和心疼,她轻声应道:“燕王殿下确实能力非凡,有勇有谋,对陛下忠心耿耿,实乃陛下之福。”
朱元璋缓缓握住郭惠妃的手,目光中带着感慨与感激:“马皇后走后,这后宫之事千头万绪,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多亏有你尽心尽力地操持打理,才使得这后宫秩序井然。你呀,与她一样,都是朕的贤内助啊。”
郭惠妃听了,脸上泛起一丝羞涩的红晕,连忙轻轻摇头,神色谦逊而恭顺:“臣妾怎敢与马皇后相提并论。马皇后仁德贤淑,心怀天下,她的风范臣妾终生难以企及。臣妾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为陛下分担些许烦恼罢了。”说着,郭惠妃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担当,目光坚定地望向朱元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