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炽儿,此次调查,困难重重,危险重重。但为了正义,为了皇家的尊严,我们必须义无反顾。你要多加小心,切不可让自己陷入危险之中。若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及时告知为父。”
朱高炽挺直了身子,目光坚定如铁,郑重说道:“父王,儿臣不怕。儿臣定当不辱使命,不负您的期望!哪怕前路荆棘丛生,儿臣也绝不退缩。”
房间里的气氛依旧沉重,但父子二人的决心却如同燃烧的火焰,越烧越旺。
朱棣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妙云,此事不可声张,我们需秘密调查,不能让吕氏有所察觉。”
徐妙云点点头,“王爷放心,妾身明白。”
于是,徐妙云开始秘密谋划调查之事。众人开始分头行动。朱高炽带着几个亲信,乔装打扮成宫中的太监,在宫中各处小心探查。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吕氏的眼线,每到一处,朱高炽都仔细观察周围人的神色,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夜幕笼罩着燕王府,朱棣、徐妙云、朱高炽围坐在书房的桌前,烛光摇曳,映照着他们凝重的面庞。
朱棣双手抱胸,眉头紧锁,目光锐利如鹰。他心中暗想:“此事牵连甚广,稍有不慎,不仅无法为朱雄英讨回公道,还可能让整个燕王府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但我朱棣又岂会怕这艰难险阻,定要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想着朱雄英那聪明伶俐的模样,他不禁一阵心痛,开口说道:“炽儿,此次调查务必小心行事,切不可打草惊蛇。”
徐妙云微微颔首,神情专注:“妾身明白,定会谨慎行事。”她轻抿嘴唇,眼中透着坚定,心中也怀念着朱雄英那乖巧可爱的样子。
朱高炽向前倾身,语气急切:“父王,儿臣已安排了亲信暗中监视吕氏及其党羽的动向。”想起朱雄英曾经与自己玩耍的场景,朱高炽眼眶微红。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朱高炽起身开门,只见朱柏神色匆匆地走进来,手中紧握着一个小布包。
朱柏压低声音说道:“四哥,这是朱雄英生前留给我的玩具,或许对调查有用。”他的脸上满是悲伤和愤怒,眼眶微红,喃喃自语道:“雄英那么好的孩子,怎么就遭此厄运。”
朱棣接过布包,缓缓打开,眼神中流露出一丝痛惜。心中不禁感慨:“雄英这孩子,如此聪慧善良,却遭此厄运,我定要让那幕后黑手付出惨痛代价。”他沉重地说道:“雄英的冤屈,我们定要昭雪!”
徐妙云看着玩具,轻叹了一口气:“可怜的孩子。”想起朱雄英甜甜的笑容,她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朱高炽握紧拳头:“我们一定要为朱雄英讨回公道!”回忆起朱雄英对自己的依赖,他心中充满了悲愤。
朱棣将玩具重新包好,放在桌上,沉声道:“朱柏,此事你也要小心,莫要被人察觉。”此时他心里担忧着朱柏的安危,又想着如何从这玩具中寻得线索,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朱雄英的欢声笑语。
朱柏用力点头:“四哥放心,我自会小心。”
随后的日子里,朱棣常常独自一人在书房中沉思,时而起身踱步,时而双手撑在桌上,目光凝视着远方,想着朱雄英的点点滴滴,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
徐妙云则穿梭于府中的各个角落,与心腹侍女低声交谈,仔细查探着每一个可能有用的线索,眼神敏锐而专注。偶尔也会因想起朱雄英而失神片刻。
朱高炽频繁出入市井,与一些看似普通的百姓交谈,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在暗中留意着任何与吕氏相关的消息。他时而微微皱眉,时而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心中一直念着要为朱雄英报仇。
他们的行动小心翼翼,如同在黑暗中潜行的猎手,等待着最佳的时机,一举揭开那隐藏在宫廷深处的阴谋。
有一次,朱高炽在花园中遇到了吕氏的一个丫鬟。他故意装作不小心撞到了她,连忙赔礼道歉:“姑娘,真是对不住,冲撞了您。”
那丫鬟本要发火,见朱高炽态度诚恳,便哼了一声作罢。朱高炽趁机与她闲聊起来,旁敲侧击地打听吕氏的情况。
徐妙云则在宫中与一些宫女交好,从她们的口中套取有用的信息。她时常带着一些小礼物,笑容满面地与宫女们交谈。“妹妹们,在宫中可还习惯?”宫女们对徐妙云的亲和毫无防备,纷纷与她倾诉。
在朱棣、徐妙云及朱高炽等人坚持不懈的努力调查下,终于迎来了重要的转机。他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抽丝剥茧,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奔波与探寻,终于找到了关键证人。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寒风呼啸着席卷京城的每一个角落。朱棣带着朱高炽和几名亲信,在一条幽暗狭窄的小巷中与一名神秘人会面。此人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关键证人,一个在宫中默默服役多年的老太监。
老太监身形佝偻,面容憔悴,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犹豫。他裹紧身上破旧的披风,仿佛想要抵御这世界带给他的寒冷与不安。朱棣目光如炬,直视着他,语气坚定而沉稳地说道:“你莫要害怕,只要如实招来,本王保你性命无虞。本王向来说一不二,定不会让你遭受半分委屈。” 老太监浑身颤抖,嘴唇哆嗦着,欲言又止,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在月光下闪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