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朱棣微微侧头,目光与徐妙云的眼神交汇。那一瞬间,仿佛时间都静止了。朱棣的眼神中饱含着深情、感激与坚定。他看着徐妙云,仿佛在说:“这些年,有你相伴,是我之幸。如今我们肩负重任,定要携手共进,为大明的未来而努力。” 徐妙云的眼眸中同样闪烁着温柔与爱意,回应着朱棣的目光。她的眼神仿佛在告诉朱棣:“无论前路如何,我都会与你并肩而行,辅佐你成就大业。” 他们的目光紧紧交织在一起,传递着无声的誓言和无尽的温暖。在这庄严的册封大典上,这短暂的对视,成为了他们心中最珍贵的瞬间,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未来的道路。
册封大典结束后,朱元璋又对朱棣等人进行了一番嘱托。册封大典结束后,朱元璋单独将朱棣叫到身前,神情肃穆,目光中满是期望与郑重。
“棣儿,今日你成为东宫太子,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你自小就有勇有谋,为父对你寄予厚望。” 朱元璋微微停顿,眼神紧紧盯着朱棣,“你要时刻牢记,大明的江山来之不易,是无数将士用生命换来的。你当以守护这片江山为己任,不可有丝毫懈怠。”
“为君者,当有仁德之心。对待百姓,要如春风拂面,关心他们的疾苦,让他们能安居乐业。不可滥用民力,横征暴敛。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元璋的语气愈发深沉。
“你需广纳贤才,虚心听取臣子们的建议。切不可刚愎自用,以为自己无所不能。朝中不乏有识之士,他们的智慧和经验能为你所用,助你治理好国家。”
“在军事上,你有过人的才能,但不可轻易动武。战争带来的是生灵涂炭,只有在万不得已之时,才可出兵。要以和为贵,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还有,你要以身作则,为臣民树立榜样。不可沉迷于享乐,要保持勤勉节俭的作风。只有你自己做到了,才能要求臣子和百姓们效仿。”
朱元璋最后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棣儿,大明的未来就靠你了,莫要让为父失望。”
朱元璋看着朱高炽,眼中满是慈爱与期许。
“高炽,你虽年幼,却也身负重任。” 朱元璋缓缓开口,“你要明白,你生在皇家,自当有皇家的担当。”
“你需勤奋好学,饱读诗书,从经典中汲取智慧。知识是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见识,为将来治理国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人要善良宽厚,心存仁爱。对待百姓,要如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关心他们的冷暖,体会他们的困苦。不可恃强凌弱,更不可骄纵跋扈。”
“要敬重长辈,听从父母之命。你父亲如今是东宫太子,他的教诲你要牢记在心,虚心受教。协助你的父亲,为大明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自己的品德,做到诚实、守信、勇敢、坚毅。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敢地站出来,不退缩,不畏惧。”
“炽儿,你是大明的希望,未来的路还很长,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嘱托道。
“妙云,你既为太子妃,当深知自己责任重大。” 朱元璋神色庄重地说道,“你要尽心尽力辅佐太子,成为他的贤内助。太子肩负着治理国家的重任,你要在他身边给予支持和鼓励,为他排忧解难。”
“后宫之事,亦需你用心打理。要以仁德服人,不可嫉妒争宠,让后宫保持安宁和谐。你要以身作则,引领后宫众妃嫔遵守规矩,谨守妇道。”
“你聪慧过人,当运用你的智慧,为太子出谋划策。但也要懂得分寸,不可越俎代庖。在重大决策上,要尊重太子的意见,与他共同商议。”
“此外,你还要注重自身修养,以端庄的仪态、优雅的举止,成为后宫众人的楷模。你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着你自己,更代表着整个皇室。”
“妙云,朕将太子与后宫托付于你,望你不负朕之所托。” 朱元璋目光深邃地看着徐妙云,满含着对她的期望。
朱棣、徐妙云、朱高炽更是回应:“谢陛下圣恩,定不负嘱托。”
在太子、太子妃及皇太孙册封大典结束后,皇宫的一处宁静庭院中,阳光柔和地洒下,给整个庭院披上一层温暖的金纱。几株古老的槐树伸展着枝叶,投下片片绿荫。树下摆放着几张古朴的石桌和石凳,旁边的花丛中,各色花朵娇艳绽放,蝴蝶在其间翩翩起舞,蜜蜂嗡嗡地忙碌着。
朱元璋身着常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坐在石凳上,眼神中透着历经沧桑后的平和。刘伯温一袭青衫,儒雅淡然,他微微含笑,捋着胡须,神态悠然。蓝玉身材魁梧,身着劲装,豪迈之气尽显,他双手抱在胸前,眼神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汤和沉稳内敛,安静地坐在一旁,目光深邃。
朱棣身着紫色长袍,身姿挺拔如松。他微微低头,双手交叠于身前,眼中满是对长辈的敬重。朱高炽站在父亲身旁,面容稚嫩却神色庄重。他身着浅色服饰,双手垂于身侧,眼神中充满了对长辈们的敬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