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冷哼一声:“哼,这些小国,目光短浅。朕之意,不过是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徐妙云轻声说道:“陛下息怒。毕竟他们对我大明了解有限,心存担忧也是人之常情。日后多加强往来,增进了解便是。”
朱棣点点头,看着解缙:“解爱卿,你此次出使,对各国国情可有了解?”
解缙连忙说道:“陛下,臣一路上仔细观察,对各国国情、风土人情以及军事力量等都有了一定了解。臣已整理成详细奏章,呈于陛下。” 说着,从怀中掏出奏章,递给一旁的太监。
朱棣接过奏章,翻看了几页,满意地说道:“解爱卿用心了。这奏章对朕大有帮助。如今,朕有意与各国开展贸易,你觉得如何?”
解缙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可行。与各国通商,既能促进我大明经济繁荣,又能增进彼此友好关系。不过,在通商之前,还需制定详细的贸易规则,确保公平公正。”
朱高炽在一旁说道:“解大人所言极是。儿臣觉得可在沿海地区设立专门的通商口岸,派遣官员管理,规范贸易往来。”
朱棣点头赞同:“高炽所言有理。此事就交由你和礼部商议,制定出具体方案。”
“是,父皇。” 朱高炽应道。
朱高煦突然说道:“父皇,儿臣觉得通商虽好,但也不可不防。那些蛮夷之国,说不定会在贸易中耍手段。”
蓝玉也接口道:“殿下所言甚是。我大明水师虽强,但也需加强沿海防御,以防不测。”
朱棣看向郑和:“郑和,你对航海之事最为熟悉。此事你有何看法?”
郑和恭敬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在通商口岸可驻扎水师,加强巡逻。同时,我们的商船也可配备一定的护卫力量,确保航行安全。”
朱棣满意地说道:“好,就这么办。郑和,你负责调配水师,加强沿海防御。”
“遵旨,陛下!” 郑和领命道。
此时,徐妙云开口说道:“各位爱卿,我们的目标是让大明的光辉照耀天下,征服欧亚大陆。在这过程中,文化的传播也至关重要。” 她看向解缙,“解爱卿,你在出访过程中,可有宣扬我大明文化?”
解缙说道:“皇后娘娘,臣每到一国,都会向他们介绍我大明的诗词、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还展示了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各国对我大明文化都十分钦佩。”
徐妙云微笑着点点头:“这便好。我们要让各国知晓我大明不仅武力强大,文化更是博大精深。日后,可派遣更多的文人墨客、学者前往各国交流,传播我大明文化。”
朱高燧说道:“母后,儿臣觉得还可在各国设立学府,教授我大明的语言、文化和礼仪,培养亲我大明之人。”
朱棣赞许地说道:“燧儿此计甚妙。此事可与选拔译员之事一同推进。”
张辅说道:“陛下,征服欧亚大陆,军事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如今我大明虽有强大的军队,但面对不同的地形和敌人,还需不断改进战术。”
朱棣目光坚定地说道:“张将军所言极是。朕会让兵部和各位将领共同商讨,制定适合不同战场的战术。同时,加大对兵器研发的投入,提高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朱高炽说道:“父皇,征服之后的治理,除了指派藩王,还需建立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要让当地百姓能安居乐业,感受到我大明的恩泽。”
朱棣说道:“高炽所言在理。这行政制度之事,你与吏部官员仔细商讨,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确保我大明律法能有效推行。”
朱高炽躬身领命:“儿臣明白,定不负父皇所托。”
此时,一直静静聆听的郑和再次开口:“陛下、皇后,方才看到这世界地图与地球仪,臣深感航海之途虽险,但前景广阔。如今我们既已在美洲有所建树,后续还可探索更远之地。” 他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憧憬的光芒。
朱棣饶有兴趣地问道:“郑爱卿,依你之见,接下来该往何处探索?”
郑和指着世界地图上的一处地方说道:“陛下,此处名为非洲,听闻那里物产丰富,有着许多奇异的风土人情。以我大明如今的航海技术与船只规模,完全有能力前往一探究竟。而且从非洲继续南下,或许还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海上贸易航线。”
朱高煦不屑地哼了一声:“哼,郑和,这海上航行诸多艰险,你莫不是在说大话?”
郑和并不恼怒,微笑着看向朱高煦说道:“二殿下,航海确实充满艰难险阻,但我大明水师凭借精湛的技艺和无畏的勇气,定能克服。况且,每一次新的探索,都可能为我大明带来无尽的财富与荣耀。”
徐妙云看向郑和,眼中满是鼓励:“郑和,你有此雄心壮志甚好。不过,出海探索风险极大,人员物资的准备必须万无一失。你且说说,需要哪些支持?”
郑和恭敬地回答:“皇后娘娘,此次远航,臣需要更多坚固的船只,尤其是那种能适应不同海况的大型宝船。此外,船上所需的物资,如食物、淡水、药品等也需大量储备。人员方面,除了经验丰富的水手和护卫,还需要精通天文、地理、医术的各类人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