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心中一慌,但还是强装镇定:“燕王殿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实在听不懂。我向来本本分分,怎会有什么背后撑腰之人?”
徐妙云走上前,轻声对常氏说道:“嫂嫂莫怕,有我们在。” 随后,她看向吕氏,目光犀利:“吕氏,你若现在坦白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否则,等真相大白之日,你必将万劫不复。”
吕氏咬了咬牙,眼神闪烁不定:“你们莫要血口喷人,我…… 我什么都没做。”
朱标冷哼一声:“还敢嘴硬!来人,将吕氏及其随行之人全部扣押,听候发落!”
吕氏一听,顿时慌了神,大声叫嚷起来:“太子殿下,您不能这样对我!我是冤枉的!” 她身后的几个侍从见状,试图反抗,但很快就被东宫的侍卫制服。
朱棣看着被押下去的吕氏,对朱标说道:“太子殿下,看来吕氏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这或许是我们揪出她背后势力的好机会。”
朱标点点头,脸色阴沉:“此次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绝不能让这些阴谋之人继续兴风作浪。”
常氏此时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感激地看着朱棣和徐妙云:“多谢四弟和四弟妹及时赶来相助,若不是你们……”
徐妙云微笑着握住常氏的手:“嫂嫂说的哪里话,我们是一家人,理应相互扶持。如今吕氏已被控制,接下来就看如何找出她背后的人了。”
朱标沉思片刻后说道:“我即刻派人审讯吕氏,看能不能从她口中得到有用的线索。”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道:“大哥,审讯一事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吕氏此人狡猾阴险,说不定早已想好应对之策。我们不妨先暗中观察,看看她背后之人是否会有所行动。”
朱标点头表示赞同:“燕王所言极是。那此事就按你说的办。这段时间,东宫上下都要提高警惕,不可再有丝毫疏忽。”
众人正商议间,突然有侍从前来禀报:“太子殿下,陛下派人来传您即刻进宫。” 朱标心中一动,看了看众人,说道:“看来父皇那边或许也有新的消息,我这便进宫去。” 说罢,他匆匆离开东宫,留下众人继续商讨应对之策 。
朱标赶到宫中,在乾清宫见到了朱元璋。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见朱标进来,挥了挥手示意他近前。
“标儿,东宫之事朕已有所耳闻。吕氏如此胆大妄为,竟敢在东宫闹事,实在是不把皇室威严放在眼里!” 朱元璋声音低沉,透着隐隐的怒气。
朱标躬身说道:“父皇,儿臣实在无能,未能约束好东宫之人,让吕氏这般肆意妄为,还差点危及常氏和雄英的安危。”
朱元璋摆了摆手:“此事也不能全怪你。朕刚刚得到锦衣卫密报,似是察觉到朝中有人暗中与吕氏来往频繁,意图扰乱东宫局势,进而动摇太子之位。”
朱标心中一惊,连忙问道:“父皇,可知是哪位大臣如此大胆,竟敢参与这等阴谋之事?”
朱元璋微微皱眉,缓缓说道:“目前还未查明具体身份,但朕已命锦衣卫加紧调查。你那边对于吕氏可有什么进展?”
朱标便将刚才东宫发生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儿臣本想即刻审讯吕氏,燕王建议先暗中观察,看看其背后之人的动静。”
朱元璋点了点头:“燕王此计不错。吕氏背后之人必定狡猾,贸然审讯说不定会打草惊蛇。你们只需按计划行事,引蛇出洞。朕这边也会让锦衣卫密切关注朝中大臣的动向。”
朱标应道:“儿臣明白。只是儿臣忧心,若吕氏背后真有朝中大臣支持,那此人势力不容小觑,恐怕会有更多阴谋诡计。”
朱元璋目光坚定,眼神中透着威严:“不管是谁,胆敢觊觎皇位,妄图搅乱皇室,朕绝不轻饶!你身为太子,更要稳住阵脚,不可自乱方寸。”
朱标挺胸抬头,神色坚毅:“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朱元璋又叮嘱道:“你回去之后,告诉燕王和燕王妃,让他们继续协助你。此次若能顺利揪出背后主谋,他们皆是大功一件。”
朱标连忙说道:“儿臣定会传达父皇旨意。燕王和燕王妃向来对皇室忠心耿耿,定会全力以赴。”
朱元璋微微颔首:“还有,加强对东宫的守卫,保护好常氏和雄英。他们母子对你极为重要,绝不能再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
朱标感激涕零:“多谢父皇关怀,儿臣定当全力保护妻儿安全。”
从乾清宫出来后,朱标立刻返回东宫。朱棣、徐妙云和常氏仍在焦急等待。见朱标回来,众人纷纷围上前询问情况。
朱标将朱元璋的指示一一说明,然后看向朱棣:“燕王,父皇对你和燕王妃的能力极为认可,特意叮嘱我让你们继续协助,此次若能成功,功劳簿上必有你们一笔。”
朱棣连忙躬身说道:“太子殿下言重了,这都是臣弟分内之事。能为皇室分忧,为太子殿下排忧解难,是臣弟的荣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