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元年,原本平静的大明宫廷被一场突如其来的风云变幻所笼罩。朱元璋与朱标强势归来,仅仅数日,便凭借着他们在朝堂中根深蒂固的威望,让朱允炆毫无反抗之力,乖乖退位。
紧接着,囚禁周王、代王、齐王及岷王的牢狱大门被轰然打开。这几位王爷在长久的幽禁中,早已身形憔悴,眼神黯淡。当他们被带出牢狱,刺眼的阳光让他们纷纷眯起眼睛,恍惚间以为自己在做梦。
周王率先看到了前方站立的朱元璋、朱标和徐达。他的眼睛瞬间瞪大,原本松弛的面部肌肉因极度震惊而紧绷起来,嘴巴微微张开,仿佛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惊得一时语塞。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如梦初醒般,带着颤抖的声音喊道:“父皇?大哥?徐…… 徐将军?” 一边说着,一边踉跄着快步向前,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个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抬起头时,眼眶已经泛红,声音中满是激动与不敢置信:“儿臣不是在做梦吧?”
代王跟在后面,同样是满脸的惊愕,他的脚步有些虚浮,像是踩在棉花上一般。看到眼前的亲人,他的嘴唇不停地颤抖,双手也不自觉地紧握成拳。“这…… 这是真的?” 他喃喃自语,随后也急忙跪地,声音哽咽地说道:“父皇,大哥,儿臣给你们请安了!这些日子,儿臣天天盼着能再见到你们。”
齐王瞪大了眼睛,眼中满是惊喜与疑惑交织的复杂神色。他的双手下意识地在身前挥舞,似乎想要抓住眼前这如梦似幻的场景。“怎么会…… 怎么会这样?” 他嘴里嘟囔着,脚步慌乱地走上前,单膝跪地,抬起头看着朱元璋,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依赖:“父皇,您终于来了。”
岷王年纪稍小,此时早已吓得脸色苍白如纸。他躲在几位兄长身后,只露出半个脑袋,怯生生地看着眼前的众人。在几位兄长的示意下,他才战战兢兢地走上前,小声说道:“儿臣…… 儿臣给父皇、大哥请安。”
朱元璋看着几个儿子,眼眶微微泛红,他抬起手,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都起来吧,让你们受苦了。” 朱标快步走上前,亲手将几位弟弟扶起,眼中满是心疼:“几位弟弟,这些日子委屈你们了。”
待几位王爷站稳,朱标神色凝重地环顾众人,清了清嗓子说道:“几位兄弟,今日之事,实在超乎常理。我、父皇以及徐达将军,是从洪武十一年穿越而来。而老四和妙云,是从未来的洪熙朝穿越到此。”
此言一出,几位王爷顿时炸开了锅。周王眉头紧皱,眼睛里写满了怀疑,他连连摇头:“大哥,穿越?这…… 这如何能让人相信?这世间怎会有如此离奇之事?” 说着,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试图从大家的表情中找到一丝破绽。
代王也满脸的不可置信,他双手抱胸,微微皱眉:“大哥,此事太过荒诞,莫不是在开玩笑?穿越时空,这简直闻所未闻。”
齐王则是一脸迷茫,挠了挠头说道:“穿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哥,您能不能说清楚些?我实在是一头雾水。”
岷王更是吓得脸色煞白,紧紧抓住齐王的衣袖,声音颤抖地说:“三哥,我…… 我好害怕,这是真的吗?”
徐达向前一步,神色严肃地说道:“几位王爷,此事千真万确。如今形势紧迫,容不得半点虚假。我等穿越而来,就是为了纠正如今这混乱的局面,还大明一个太平盛世。”
几位王爷面面相觑,看着众人严肃的表情,又回想起刚刚发生的种种不可思议之事,心中虽仍有疑虑,但也只能暂且相信。
随后,朱元璋下令让建文朝的李景隆即刻出发,去通知建文时期的朱棣进京,并务必向他说明这一系列离奇事件的来龙去脉。李景隆领命而去,一路上心中忐忑不安,脚步匆忙。每走一步,都觉得自己像是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这个消息太过惊人,他甚至不敢想象朱棣听到后会是怎样的反应。
此时,远在封地的朱棣,正为朝廷的局势忧心忡忡。当李景隆匆匆赶来,将这个犹如天方夜谭般的消息告知他时,朱棣先是一愣,以为李景隆在开玩笑,随即看到李景隆一脸严肃认真的模样,不禁神色大变。他瞪大双眼,目光紧紧锁住李景隆,双手下意识地抓住对方的肩膀,急切问道:“李将军,你说的可是真的?莫要拿这种事来诓我!”
李景隆微微颤抖着身躯,忙不迭点头:“王爷,千真万确!末将岂敢在这种事情上撒谎。如今陛下(朱元璋)和太子殿下都在京城等着您,还望王爷即刻启程。”
朱棣松开双手,在原地来回踱步,脑海中思绪翻涌。穿越时空?这等奇事他从未听闻,可李景隆的神情又不像是在说谎。沉默良久,他终于下定决心:“好,本王即刻随你进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