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熙元年,天空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京城内外弥漫着紧张压抑的气氛。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在一处隐秘的府邸中暗自谋划着谋反之事,府邸内阴森森的,烛光在风中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会熄灭,给人一种不祥的预感。
于谦、三杨等一众忠心耿耿的大臣听闻风声,赶来此地,试图劝说汉王赵王放弃这大逆不道的念头。在汉王赵王与于谦、三杨对峙的那座府邸中,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阴暗的角落里,烛火在幽冷的风中挣扎摇曳,忽明忽暗地将众人的身影扭曲在墙壁上,宛如张牙舞爪的鬼魅 ,为这场剑拔弩张的对峙更添几分阴森。
汉王朱高煦满脸戾气,额头上青筋暴起,双手叉腰,恶狠狠地瞪着于谦等人,大声吼道:“你们休要再做无谓的劝说,这皇位本就该是我等的!”
赵王朱高燧在一旁,眼神闪烁不定,时而露出一丝阴狠,时而又有些犹豫,他附和道:“不错,今日之事,断无回转余地!”
于谦神色凝重,目光坚定地直视着汉王赵王,义正言辞地劝道:“两位王爷,谋反乃大逆不道之举,必将祸国殃民,还望王爷们三思啊!”
三杨也纷纷抱拳,满脸忧虑地劝诫:“王爷,切莫因一时冲动,铸下千古大错!”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之时,原本就有些昏暗的府邸突然暗了下来,仿佛被一层无形的黑色幕布所笼罩。一阵奇异的风声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在府邸的各个角落回荡,发出诡异的呜呜声,犹如鬼哭狼嚎。突然,一道奇异的光芒闪过,伴随着一阵轻微的嗡嗡声,时空仿佛被撕裂开来,朱棣和徐妙云就这样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
汉王赵王、于谦、三杨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惊得目瞪口呆。紧接着,一道耀眼的光芒凭空出现,光芒强烈得让人无法直视,将整个府邸照得如同白昼。光芒中,隐隐有无数星辰闪烁流转,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光芒闪烁间,时空似乎被扭曲、折叠,发出一阵低沉的嗡嗡声,如同古老巨兽的咆哮。
随着光芒渐渐减弱,朱棣和徐妙云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朱棣身姿挺拔,器宇轩昂,一袭明黄色的龙袍随风飘动,袍上绣着的金龙在微弱的光线下仿佛活了一般,张牙舞爪,尽显威严。他头戴皇冠,冠上的明珠璀璨夺目,散发着高贵的气息。朱棣目光锐利如鹰,眼神中透着与生俱来的威严与霸气,仿佛能看穿人心。
徐妙云站在朱棣身旁,她身着华丽的凤袍,面料轻柔,上面绣着精美的凤凰图案,在光芒中闪烁着神秘的光泽。凤冠稳稳地戴在她头上,垂下的珠翠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她面容端庄秀丽,眼神中透着慈爱与睿智,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母仪天下的高贵气质。
朱棣站在那里,他的身躯高大而挺拔,宛如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只见他目光如炬,那犀利的眼神仿佛能够穿透人们的灵魂一般,缓缓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突然,他猛地张开嘴巴,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喝:“到底是谁造反!”
这一声怒吼,如同九天之上的惊雷骤然炸裂开来,以排山倒海之势在整个府邸内回荡着。其声浪之强大,直震得在场众人心神俱颤,耳膜都好似要被生生撕裂一般,疼痛难忍。
与此同时,汉王赵王、于谦以及三杨等人也纷纷循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当他们的目光落在那位中年模样的朱棣身上时,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住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震惊与错愕。尤其是看到朱棣身旁的徐妙云时,这种惊讶更是到达了顶点。
于谦和三杨同样满脸惊愕,他们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的一幕。身体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似乎想要努力克制内心深处的恐惧,但却无济于事。他们的眼中闪烁着满满的震撼之色,仿佛见到了世间最为恐怖的景象。
此刻,整个府邸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安静得甚至能够清晰地听到每个人心脏跳动的声音。那种沉重的氛围就像是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所有人紧紧笼罩其中,让人感到无比的压抑和神秘。
过了许久,于谦终于从震惊之中率先回过神来。只见他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冷汗涔涔而下,但还是强自镇定着身子,以最快的速度双膝跪地。由于过度紧张和惶恐,他那原本沉稳有力的嗓音此刻竟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陛……陛下、皇……皇后娘娘!”
于谦的这声呼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巨石,瞬间打破了这份令人几乎要窒息的沉重沉默。
与此同时,站在于谦身后不远处的三杨——杨士奇、杨荣以及杨溥三人,也如梦初醒般匆忙跟随着于谦一同跪地。他们异口同声地高呼道:“陛下,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那整齐而响亮的声音回荡在宫殿之中,其中所蕴含的敬畏之情更是表露无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