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站,第一排只站首发,第二排站替补六人,其他人往后站。每一排,从左到右,按站位顺序,一号位到六号位。”
首发......腾飞杯时候的首发走了包含筒子姐在内的三个大四学姐,剩下的三个首发队员是娜予、萧含和晓宇。刚刚和汪嘉澍打那一场,临时上了意嘉、褚楚和姣姣,但这并不算固定的首发团队。
再说站位,队里除了娜予固定打4号位主攻,萧含5号位接应,晓宇6号位副攻,其他人都是随时填补空位,并没有固定站位。刚刚那一场,意嘉打的1号位主攻,褚楚二传,姣姣3号位副攻。
两排人面面相觑,意嘉觉得首发应该暂时定不下来,还得训练一段时间再说。站位除了老队员其他人都不太清楚自己打什么位置,这个她赞成先明确出来。
“教练,火炬杯结束有老队员退队,所以新首发现在暂时还没定。站位的话,除了上一届留队的首发,大多数人基本都没明确自己的固定站位,都是随机变动,需要确定下来吗?”
汪嘉澍轻飘飘开口:“自己的站位都不知道,天天训练在练什么?指着把每个人都练成全能选手放哪个位置都能打好是吗?全能ACE也没那么好当。”
意嘉:......
众人:......
声音不大,是嘲讽不是骂人。
整个操场都是人,训练、跑步、遛弯,大家都在动,只有这一个排球场静得可怕。
意嘉看汪嘉澍,判断他生气没有。他要是气得转身撂挑子走人,那她得第一个冲上去拉住才是。
磨合期,教练要适应队伍,过了磨合期就好了。
事实上,汪嘉澍比意嘉想象中冷静,他真的是不屑于生气,沉默单纯是因为嫌弃.......
“也好,没有首发那我来选首发,不知道自己打什么位置我来告诉你们打什么位置。从头来,先做基础训练,从最基础的手部动作开始。”
“我们也要?”娜予问。
好歹打了几年排球了,比赛也上过几次,请了个教练居然要从头开始。
汪嘉澍点头,“所有训练都是全员参加,包括之后的理论知识。”
娜予:......
众人:......
就算是意嘉她们这一届大一的队员,从上学期入队以来也打了大半年的球了。想学扣球......想学上手......想练网前,谁想从手部动作从头学啊!
汪嘉澍看大家表情,问:“不愿意?”
不说话就是默认。
意嘉倒是想得明白,从头来有从头来的好处,基础动作过关了再练进阶动作,好过在进阶阶段才发现自己基础其实没打好,再回头来纠正动作掰正习惯。
意嘉在等汪嘉澍开口,汪嘉澍开口却叫意嘉:“你来。”
“我?”
“嗯,队长负责解决队员情绪,教练负责技术和教学。”有点不耐烦了。
于是意嘉就把刚刚的想法说了一遍,说完汪嘉澍接了一句:“排球就是手、脚加配合,手部动作从我这里过了没问题的,就练配合。”
至此,训练才正式开始。
第一轮,自垫,纠正手部姿势。有问题的留下来继续自垫,没问题的队员进入第二轮,六个人围成六边形,站在原地不动对垫。
“固定距离,只动手就行,姿势做标准了,力度方向掌握好,不准移动脚步,开始吧。”
六边形,第一个人垫给对角线的人,对角线的人稍微掌握方向,垫回第一个人旁边的人,再对角,再略斜角度,如此往返重复,目标是每人经手十下球不掉,也就是六个人总共击球六十下。
六个人,每个人十下,说起来简单,但是不能动脚,任何一个人给球有偏差处理不好都可能中断。有了目标,垫球居然也不无聊。站成一圈练配合,一个人垫球的时候,其余五个人都看着,互相提醒手势、动作、力度,渐渐地也就熟练起来了。
其他场热火朝天地练发球、扣球,资环女排要么自垫要么围成圈对垫,独成操场上一道风景线。然而,最吸睛的地方,还在之后。
五点四十,汪嘉澍宣布今天排球训练结束。
“剩下的时间体能训练。操场十圈,每跑一圈经过球场大声报数。”
跑步???
十七个人有十六个瞳孔地震,唯一一个冷静自持的,是提前已经知道有体能训练安排的意嘉。
没人动,也没人说话。意嘉打破僵持,“要不我带头?”
“队长最后。”
......
“我最讨厌跑步。”队伍里默默飘出来这么一句,然后声音突然嘈杂起来。
“练球一个小时,也算体能训练了吧,怎么还要跑步。”
“我反正跑不下来。”
“也没见哪个排球队还要求跑步的。”
“破事多。”
怨声载道,汪嘉澍面不改色:“自愿,想跑的就跑,不跑的原地休息,等所有人跑完今天训练才算结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