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时期生产力发达,现在四川行省在用的都江堰,都是秦朝时期建造的。”
“其实,如今大明的农耕技术和大秦的时候,差距并不大,一千多年来,在秦朝时候就是用的耕牛;
现在用的还是耕牛,朝代虽然轮换了无数次,但是革新式的农耕技术却是没有改进。”
“所以,这片土地上,整体粮食产量是有上限的。”
“如果当年没有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继续让百家争鸣,皇爷爷,经过这一千多年的发展;
中原大地又是何种景象。”
“要知道,当年鲁班造的木鸾可以飞行三日不落地,如果不压制墨家的发展;
让他们顺利发展一千多年,我们现在恐怕都可以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了。”
他的脸上露出一丝遗憾:
“可惜,百家凋零,传承断绝,技术不再发展,食利阶层却是越来越多;
老百姓被大面积盘剥,那还有什么钱住什么青砖瓦房。”
“这种情况下,能活着就不错了。”
“皇爷爷,您知道一个人干吃不胖是怎么回事吗?”
朱雄英突然话锋一转,看向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听到自己大孙的话,无奈地笑了笑,说道:
“大孙,你是不是忘了你皇爷爷的出身,这个咱能不知道吗?”
“这干吃不胖,肯定是肚子里长蛔虫了呗。”
喜欢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