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这与物质的形成有什么关系?
梦:这涉及的到力的本源,之前讲过斥力源于弦结缔的反作用力,反作用力是空间膜产生凹陷的形变Λ。弦在空间膜上的滑动也是机械的,滑动的摩擦力是0,设物质甲产生一个Λ,当一个太极子的弦端靠近甲的Λ时,会发生什么?
强:弦端会跌入凹陷区,我知道了,弦的另一端同时会受到牵引,向物质甲靠近,在位面中的表现就是太极子被甲物质吸引了。
梦:就是这样,斥力是本源力,其他的力都是衍生力,衍生力的本质是几何的,力的作用是发生在空间膜上的位移,投影到物质世界,同向位移就是吸引,异向位置就是排斥。
强:恨因斯坦的理论“物质让空间如何弯曲,弯曲的空间让物质如何运动”。
梦:是的,僵尸的确探索到了真理的边缘,只是对空间的理解是错的。好了,我们进入正题吧。之前讲过太极子有两个机制,第一机制使太极子形变为“万”字形,相当于X形的4个象限;第二机制产生虚、实差别。当一对虚实太极子的距离小于Λ值,彼此滑向对方圆锥底部,在轴线方向上形成虚实结合,称为“爻子”。由于物质端实太极子嵌套在虚太极子的环内,相当于减少了弦的长度,这种结合反作用在空间膜上使2个Λ靠近融合,使爻子的结合力最大,所以虚实结合的爻子最稳定。
强:如果同是实太极子或虚太极子相遇,也能形成爻子吗?
梦:不能。还记得太极子的结合结合点吗?
强:是的,每个太极子有6个连接点,1、2、3、4为XY轴的横向连接,5、6为Z轴连接,1、2点位优先于3、4点位,并且每个点位只能连接1次。
梦:因为太极子的1、2点位连接作用更强,相同属性的太极子相遇,优先以1、2点位连接,然后是3、4点位,最后是5、6点位,1234位于象限面,一般同时作用,5、6位于轴向,单独作用。想象一下各种点位链接的图形是什么?
强:如果单是1、2点位的连接,是一串念珠;如果1、2、3、4点位同时连接就是十字形念珠;再加入5、6点位就是多层的烛台。
梦:有没有发现规律?
强:是的,链接是对称出现的,单纯的1、2点位或3、4点位的链接没有中心,当5、6点位的参与后,链接就有了中心。链接的数量有多少呢,是无限的吗?
梦:链接不是无限的,由Λ值和能级限制,一个太极子的Λ内最多能容纳4个太极子,能级与太极子数量成正比。当太极子数量丰富时,处于高能级,Λ内的链接形成饱和,链接数为4;当太极子丰度不足时,处于低能级,Λ内的链接不饱和,链接数为1~3。你注意到了“链接中心”这个问题,非常好。
梦:我下面解释下“同性质的虚或实太极子不能形成爻子”的原因。首先,虚实同性的太极子相遇,在物质端上不能形成虚实的嵌套结构,所以5、6点位的链接处于末位,落后于1234点位的链接。其次,1234点位的链接是无中心的,所有太极子状态相同,不能形成稳定的结构,链接是短暂的,处于不断的重组过程中。
强:这与僵尸定义的量子简并态有些相似。
梦:是的。将这些短暂形成链接统称为瞬子,瞬子的类型有多种,包括你猜想的念珠串、十字串、叠罗汉等等都是,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不稳定态。
强:虚实同性质的太极子能形成稳定结构吗?
梦: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就是太极子首尾相连,形成球网结构,就能构成稳定的结构。但这种结构的物质自成一体,链接点位基本饱和,不能相互作用,也就不能继续发展构成更高级的物质。
强:那这种球网结构物质是什么?
梦:僵尸称为中微子。好了,我们回归正题,讲述爻子如何构成夸克。
链接三法则:
法则一:夸克链接必须以爻子为中心进行链接(用表示)。
法则二:链接必须遵循对称、或宇称的原则。
法则三:夸克的组合与能级对应,当能级升高时连接数增加,当能级降低时连接分解。
强:法则一中以爻子为中心的链接有什么作用呢?
梦:爻子的第一个作用是物质的中心,虚实太极子形成合力,产生更大的Λ值,比单独太极子具有更大的引力。第二用作是两个太极子的轴线重合,使自旋产生变化。单独的太极子的自旋360度是1周,而爻子是两个太极子的叠加720度为1周,或者自旋为2周。叠加作用使象限也发生了偏转,原来的4个象限偏转为8个象限的“米”字形,象限的平面投影夹角为45度,八象限轴称为“轭米”轴。
强:轭米轴为什么说投影夹角?
梦:因为轭米轴实际是立体交叉的,不在一个平面内。
强:爻子构成夸克,是不是更多的太极子滑入爻子的Λ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