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空间是有粘性的,而且是六边形网格状的,能量流过每个网格的时间是固定的,空间是一份一份的,那么这个网格化的膜网应该是量子化的成因吧?
梦:是的,1个六边形网格的空间粘性就是普朗克常数h。空间具有空间粘性,空间是流动的,流动会影响微观物质的运动。当微观物质的能量mc^2<h时,物质会被能量流带走,则物质表现为微观的量子性质;当微观物质的能量mc^2>h时,物质能够在自身超弦的曲率下锚定,不再随空间漂流,表现为宏观性质。
强:这样就知道了微观与宏观的具体界限。在马顿力学里粒子的状态由位置和时间决定,是确定论;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是不能同时被确定的,是概率论,为什么马顿在微观领域不适用了呢?
梦:因为马顿力学都是宏观的,不受空间流动影响,而量子力学是微观的,粒子没有自己位置,是漂流的状态。微观的粒子在空间能量中漂流,不是粒子的位置不能确定,是你们没有掌握足够多的条件,微观粒子的运动是多种运动的组合,僵尸还没有完全掌握,所以认为量子是概率的。
强:微观粒子的具体运动形式有哪些?
梦:宇宙内物质的被动运动共六种:1宇宙空间的自转、2星体的自转、3星体的公转、4惯性运动、5简谐振动、6自旋。对微观粒子来说,1、4可以忽略,2、3同属空间粘性的漂流,简谐运动和自旋运动是空间赋予的。实际上微观粒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粒子的轨迹是“偏心波动的螺旋环螺旋线”,掌握了粒子的轨迹,概率就不存在了。
强:波动对应简谐,螺旋环对应2、3、6的结合,那么“偏心”和“螺旋线”是哪里来的?
梦:物质两端的超弦滑过上下空间双模,投影到物质维度是四尖瓣线,偏心是超弦对应的上下两层空间的半径差异,外层空间膜半径大于内层空间,平行空间是平行的弧线,所以存在偏心,同时也是“天圆地方”的原因。
梦:螺旋线是能量流过“超弦弯曲的空间漏斗Λ”的路径,是一个三维的费马螺旋线。
强:我明白了,“薛定谔方程”绕了一堆圈子,就是试图描述这几种运动的组合,由于条件不足,只能预测个大概方向,量子就成了概率论。电子的双缝干涉实验怎么解释呢?
梦:电子是微观的,电子的运动是在空间中漂流,产生的干涉现象是空间能量流的干涉作用,与电子无关。
强:那么“观测”产生的“结果影响”怎么解释呢?
梦:完全是因为你们的观察设备太粗糙导致的,你们的观测设备都是电磁原理的设备,是强轭力的分力;电子是弱轭力的,观测设备的能量高于电子的能级,观察当然会影响结果。如果你们掌握微轭力观察方式,影响基本就没有了。
强:原来是这样,宇宙是确定的,只是我们的能力欠缺,信息不足导致的概率。
梦:是的,物质都是确定的,不确定的只有生命与意识的选择。可以说任何概率的出现都是条件缺失下的表现,当所有条件都找到后,概率就不存在了。
强:这么说量子力学不需要了。
梦:未来是不需要的,不过你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需要的,在彻底掌握宇宙规律之前,量子力学还是有作用的。
强:光的本质是什么?
梦:我在《物质4》中提到光的结构是瞬子,在强轭力、弱轭力、微轭力的作用下,光分为三种:强光,弱光,微光。光就是斥力过大,使超弦拉的链接断开了,就像物质5中的比喻,光断开是以“床位”为单位的,所以光的结构是挂接的。强光是核聚变、裂变及电磁力产生的,“强力链接”分解释放的光;弱光是物质氧化燃烧,“弱力链接”分解释放的光;微光是有机物分解,“微力链接”断开所释放的光。
强:链接断开的时候,除了释放光,还应释放曲率吧?
梦:是的,如果物质只是横向的链接断开,断开的后物质转化为长链挂接的低频光子和横向曲率,横向曲率就是电能,比如闪电就是横向链接断开;如果物质的纵向链接断开,转化为短链挂接的高频光子和纵向曲率,纵向曲率是电磁能量,比如核爆就是横向曲率与纵向曲率的同时释放,电磁炸弹是存粹的纵向曲率释放。
强:核爆是横向与纵向曲率同时的释放,为什么没有闪电?
梦:横向曲率是纵向的分力,纵向链接断了,横向曲率就不存在了,所以核爆释放的是光能与磁能,没有电。
强:核爆过程中,物质转化为光和能量,是不是可以理解物质是光组成的。
梦:是的。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是原子,组成原子的夸克,组成夸克的是爻子,爻子在巨大的拉力下,横向链接被拉断,只剩下了挂接的太极子,就是光。光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你们把很多小于原子的存在都看成是光或射线,或者说光的种类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