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谁能想到,这场举国欢腾的盛宴竟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三年后真相大白,林深永远记得那个闷热的夏夜,父亲看着报纸上的报道,沉默良久后只说了一句:"十年寒窗不如磨掉个LOGO,这让真正做研究的人怎么想?"
此刻,实验室的门被推开,助理小王抱着一摞资料走进来:"林工,这是柳传志当年放弃芯片研发的完整会议记录。"泛黄的纸张上,1994年那场决定联想命运的会议记录刺痛了林深的眼睛。倪光南的坚持、柳传志的反对,字字句句都在诉说着中国芯片产业错过的黄金时代。
"你说,要是当年..."小王欲言又止。
"没有如果。"林深合上资料,"但我们能做的,是不让这样的遗憾再次发生。"
2025年的北京中关村,一场关于芯片产业的闭门会议正在进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负责人李建国看着台下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语气沉重:"我们的芯片进口额连续十年超过石油,这是悬在国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陈进事件和柳传志的决策,让我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站起来,"但更值得反思的,是当时整个社会的浮躁风气。急功近利的政绩观、追求短平快的商业思维,让真正需要长期投入的芯片产业成了牺牲品。"
台下议论纷纷之际,林深走上讲台,打开PPT展示团队最新研发的芯片。当性能参数出现在屏幕上时,全场鸦雀无声。
"这是我们用五年时间,投入二十亿研发的AI芯片。"林深的声音坚定,"过程很艰难,有过资金链断裂的危机,有过核心成员被高薪挖走的困境。但我们坚持下来了,因为我们知道,芯片产业没有捷径可走。"
散会后,李建国拦住林深:"小林,国家准备启动新一轮芯片产业扶持计划,需要你们这样的团队挑大梁。"
林深点点头:"但我有个请求,希望这次的扶持政策能建立更科学的评估体系。不再只看短期成果,更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李建国若有所思:"你是说要避免重蹈汉芯的覆辙?"
"是的。"林深望着窗外的灯火,"陈进能得逞,是因为当时的评估体系存在漏洞。急着出成果的心态,让他钻了空子。而柳传志的选择,则反映出商业环境对长期研发的不友好。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既能保护创新,又能抵御投机的生态。"
回到实验室,林深收到了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发件人是他在斯坦福的老同学,现在是某国际芯片巨头的高级工程师。邮件里写道:"你们的芯片我看了,很了不起。但要突破技术封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深回复:"这条路我们已经走了二十年,不在乎再走二十年。"
三个月后,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二期基金正式启动,首批投入超过千亿。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扶持政策更注重基础研究和长期投入。在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布局芯片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然而,挑战才刚刚开始。国际芯片巨头感受到了威胁,开始在技术、专利等方面设置重重障碍。某国际半导体协会甚至公开宣称:"中国芯片想要追上我们,至少还需要三十年。"
面对质疑,林深带领团队选择用行动回应。他们深入研究芯片设计的底层逻辑,从架构创新入手,试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一次关键的技术攻关中,团队连续奋战72小时,终于在芯片能效比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消息传出,国际芯片市场震动。但随之而来的,是更猛烈的打压。某国政府开始限制芯片制造设备和关键材料的出口,试图从源头卡住中国芯片产业的脖子。
"怎么办?"小王焦急地问。
林深看着实验室墙上的标语:"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坚定地说:"越是封锁,我们越要加快研发。通知材料组,启动国产替代计划。"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芯片人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材料科学家们日夜攻关,终于研制出可替代进口的光刻胶;设备工程师们反复试验,成功研发出精度更高的刻蚀机;而林深的团队,则在芯片设计领域不断突破,推出了多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
2030年,一场全球半导体峰会在美国召开。林深作为中国芯片企业的代表受邀出席。当他展示最新研发的5nm芯片时,台下的国际同行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这不可能!"某国际芯片巨头的CEO惊呼,"你们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大的突破?"
林深微笑着说:"因为我们吸取了教训,因为我们懂得了科技发展没有捷径。过去的三十年,我们交了昂贵的学费。但现在,我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中国芯片的未来。"
峰会结束后,林深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是陈进,他在邮件中写道:"我为当年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这些年我一直在反思,希望能有机会弥补自己犯下的错。如果你们需要,我愿意把这些年研究的芯片技术无偿提供给你们。"
林深沉默良久,回复道:"错误已经成为历史,重要的是未来。我们不需要你的技术,但希望你能把这段经历告诉更多人,让后来者不再重蹈覆辙。"
站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林深看着远处的灯火。二十年前,因为一场骗局和一个决策,中国芯片错过了黄金发展期。但二十年后的今天,无数科研工作者用汗水和智慧,正在重新点燃中国芯片的希望之火。
夜幕下,实验室里的灯光依然明亮。新一代的芯片正在这里诞生,它们承载着中国芯片人的梦想,也承载着一个国家的未来。林深知道,这场追赶的征程还远未结束,但他坚信,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创新的初心,中国芯片终有一天会站在世界之巅。
而那些曾经的教训,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时刻提醒着后来者:在科技的道路上,唯有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
喜欢我们的彼岸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我们的彼岸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