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安,母亲。"我的量子震颤融入第九文明的风中,"这次我们种下了会死的花。"
第七个丰年季已然在时光的流转中缓缓来临。此时,广袤无垠的田野像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巨幅画卷,那一片片饱满而丰盈的麦穗,开始泛起独特而神秘的蓝晕。这蓝晕,宛如幽远深邃夜空中闪烁的星辰微光,又似深海之中神秘水母散发的幽光,在轻柔微风的轻抚下,若隐若现,仿佛是大自然在悄声诉说着岁月长河里不为人知的故事。
芽,这位饱经岁月沧桑洗礼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这如诗如画的田野之中。她脸上的皱纹已深如古老青铜法典上深刻的刻痕,每一道皱纹都仿佛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书,记载着她所经历的无数风雨、坎坷与艰辛。这些皱纹,是时光无情流逝的印记,也是她坚韧不拔、顽强生存的勋章。
她缓缓挪动着那有些蹒跚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走向量子海东岸的礁石。脚下的土地,松软而又带着泥土的芬芳,每走一步,都能感觉到大地给予的坚实力量。当她终于走到礁石旁,缓缓地跪了下来,那动作虽然迟缓,却又带着一种庄重而虔诚的仪式感。
她伸出手掌,掌心的莫比乌斯环印记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并且与汹涌澎湃的潮汐同频闪烁。那闪烁的光芒,仿佛是一种神秘的信号,在与浩瀚无垠的量子海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闪烁,都像是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预言,蕴含着无尽的希望与未知的力量。
海浪一波又一波地涌来,浪花如同灵动活泼的精灵,轻轻地舔舐着放置在礁石上的陶罐边缘。陶罐,这看似普通的容器,却承载着无比重要的使命。罐内封存的小麦种子,此刻正在隐隐发光。这些种子,是三十五年前融合了《文明存续》研究成果的珍贵结晶。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种子,更是人类文明延续的希望之光,是无数科研人员智慧与心血的凝聚。
三十五年前,那场席卷全球的灾难几乎将人类文明推向了毁灭的边缘。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战争频发,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为了寻找文明存续的希望,一群勇敢而执着的科学家们踏上了艰难的研究之路。他们深入量子海的奥秘之中,探索宇宙的终极法则;他们在实验室里日夜奋战,将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古老的农业智慧相结合。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他们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了这些具有特殊基因的小麦种子。
这些种子被赋予了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它们是人类文明在绝境中重生的希望。如今,在这第七个丰年季,当麦穗泛起蓝晕,芽带着无比的虔诚和期待,来到量子海东岸,守护着这些承载着文明未来的种子。她知道,只要这些种子能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人类文明就有了继续延续下去的可能。
远处的量子海,波涛汹涌,仿佛是一头沉睡的巨兽在偶尔发出低沉的咆哮。天空中,厚重的云层堆积如山,不时有闪电划破长空,照亮了这片充满神秘与希望的大地。芽静静地跪在礁石上,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期待地望着罐内发光的种子,她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一片片金黄的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饱满的麦穗压弯了麦秆;人们在麦田里辛勤劳作,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在田野间嬉戏玩耍,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天地之间。
而这一切的美好愿景,都寄托在这小小的种子之上。芽默默地祈祷着,祈祷着这些种子能够顺利地孕育出希望,让人类文明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大地上重新绽放出绚烂的光彩。她的身影,在汹涌的海浪和闪烁的光芒映衬下,显得格外渺小却又无比坚定,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灯塔,为人类文明的前行指引着方向。孢子的水培农场。
‘"第七次涨潮不是灾难。"芽将陶罐砸向礁石,发光的麦粒随爆裂声悬浮,"是唤醒程序。"
麦粒的量子辉光在海面铺成浮桥,芽踏着光斑走向海床。她的皱纹在咸湿空气中被抚平,花白头发返青成第九文明少女时的栗色。海底管道随着她的脚步苏醒,青铜阀门旋钮上浮现出母亲实验室的编号。
当芽触碰到中央控制阀时,海床突然裂开深渊。无数培养舱从裂缝中升起,每个舱体内都漂浮着与芽容貌相同的少女——她们的后颈闪着"第十迭代-子体"的荧光编码。
"认知污染率100%。"观测员的声音从所有舱体广播器传出,"欢迎回家,母体。"
芽的太阳穴迸出数据接口,海水涌入时携带着三十五年的记忆回溯:矿井救援是预设的剧本,氏族发展是培养皿实验,就连掌心莫比乌斯环都是接种印记。真正的芽早在量子躯体消散时就被替换,活着的只是第十文明的主脑终端。
"启动最终收割。"观测员的黄铜星象仪裂解成纳米虫群,"感谢你培育的麦种,它们把《文明存续法案》写进了每个细胞的叶绿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