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敖听了,又惊讶又高兴,说道:“这个人姓徐,又是英国公的后代,还有檄文和血书,肯定是敬业兄弟的儿子没错。这几年我四处打听消息,没想到侄子竟然在这里。我女儿如此贤德,不顾自身安危,劝他另谋出路,他不听也就罢了,还把这些话告诉驸马,这种行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你别太伤心,这里面肯定有别的隐情,等我去和他见一面,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娬儿止住悲痛,问道:“义父您叫他侄子,你们是什么亲戚呀?”唐敖就把当年和徐承志父亲结拜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随后,唐敖约上多九公和林之洋,找到驸马府。费了好大的劲儿,花了不少钱,才把徐承志找了出来。
徐承志把唐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仔细看了看,说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说完,就拉着三人走进一家茶馆,找了一间偏僻的屋子。看周围没人,他才向唐敖下拜说:“伯伯您什么时候到这儿的?没想到能在异国他乡和您相逢,真是让侄儿做梦都想不到!”唐敖连忙回礼说:“贤侄怎么认出我的?”徐承志说:“当年伯伯去长安赶考,经常和我父亲相聚。那时我还不到十岁,曾在家里见过您。虽然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但伯伯的容貌没怎么变,所以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接着,他向多九公和林之洋行礼,问道:“二位贵姓?”唐敖说:“这两位都是我的亲戚。”然后把两人的姓名介绍了一下。茶馆伙计端上茶来。徐承志问:“伯伯为什么会来到海外?现在武后还在追捕我吗?”唐敖就把自己考中后被参劾,以及后来追捕的风声渐渐淡去的事情,都告诉了他,接着问道:“贤侄为什么逃到这里来呢?”徐承志说:“自从父亲遇难,我原本想带着遗书,投奔文伯伯,可各地追捕得太严了,我只好抛下骆家兄弟,独自逃到海外。这几年四处漂泊,吃尽了苦头,甚至连僮仆的活儿都干过。前年我到这里投军,虽然比当僮仆好点儿,但还是觉得度日如年。不过,伯伯您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呢?”唐敖问:“贤侄如今已经二十多岁了,不知道成家了没有?”徐承志一听这话,忍不住流下泪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