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筑起三层高台,台上遍插五方旗帜,上面树立着白色的旄牛尾和黄金装饰的大斧,摆放着兵符和将印,请袁绍登坛。袁绍整理好衣服,佩戴好宝剑,慷慨激昂地走上台,焚香拜了两拜。盟誓内容是:
汉室不幸,皇家的纲纪失去统序。贼臣董卓,趁机肆意作恶,灾祸降临到皇帝身上,百姓饱受虐害。我袁绍等人担心国家沦陷,于是纠集义兵,共同奔赴国难。凡是我们同盟的人,都要齐心协力,尽到臣子的本分,绝不能有二心。如果有人违背这个盟誓,就让他性命不保,子孙断绝。皇天厚土,祖宗的在天之灵,都在监督着我们!
读完盟誓,众人歃血为盟。大家被盟誓的慷慨言辞所感染,都泪流满面。歃血完毕,袁绍走下高台。众人扶着袁绍登上主帅的大帐坐下,其他人按照爵位和年龄依次分坐两旁。曹操敬了几轮酒,说道:“今天既然立了盟主,大家就要听从调遣,共同扶持国家,不要计较实力强弱。”袁绍说:“我虽然没什么才能,既然承蒙大家推举我为盟主,有功的一定奖赏,有罪的一定惩罚。国家有固定的刑罚,军队有严格的纪律,大家都要遵守,不得违反。”众人都说:“一切听从您的命令。”袁绍又说:“我弟弟袁术总管粮草,负责供应各个营寨,不能出现短缺。还需要一人担任先锋,直接到汜水关挑战。其他人各自占据险要之地,作为接应。”
长沙太守孙坚站出来说:“我愿意担任前部先锋。”袁绍说:“文台你勇猛刚烈,可以担当这个重任。”孙坚于是带领本部人马杀向汜水关。守关的军士,派流星马前往洛阳丞相府告急。董卓独揽大权之后,每天饮酒作乐。李儒接到告急文书,直接来禀报董卓。董卓大惊,急忙召集众将商议。温侯吕布挺身而出说:“父亲不要担心。关外的诸侯,我视他们如草芥,我愿意带领如虎狼般的军队,把他们的头颅全部砍下,悬挂在城门上。”董卓非常高兴,说:“我有奉先,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话还没说完,吕布背后有个人高声说道:“‘杀鸡哪里用得着宰牛刀?’不用劳烦温侯亲自前往。我去斩杀众诸侯的首级,就像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董卓一看,这人身高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是关西人,姓华名雄。董卓听了非常高兴,加封他为骁骑校尉,调拨五万马步军,让他同李肃、胡轸、赵岑连夜赶赴汜水关迎敌。
在众多诸侯中,济北相鲍信心想,孙坚既然担任前部先锋,担心他抢了头功,就暗中派他的弟弟鲍忠,先带领三千马步军,直接抄小路,赶到关下挑战。华雄带领五百铁骑飞奔下关,大声喝道:“贼将别跑!”鲍忠急忙想退,被华雄手起刀落,斩于马下,还生擒了很多将校。华雄派人带着鲍忠的首级到相府报捷,董卓加封华雄为都督。
再说孙坚带领四员将领来到关前。这四员将领分别是:第一个,是右北平土垠人,姓程名普,字德谋,使用一条铁脊蛇矛;第二个,姓黄名盖,字公覆,是零陵人,使用铁鞭;第三个,姓韩名当,字义公,是辽西令支人,使用一口大刀;第四个,姓祖名茂,字大荣,是吴郡富春人,使用双刀。孙坚身披烂银铠甲,裹着红色头巾,手持古锭刀,骑着花鬃马,指着关上骂道:“助纣为虐的匹夫,为什么还不早早投降!”华雄的副将胡轸带领五千士兵出关迎战。程普飞马挺矛,直取胡轸。没打几个回合,程普就刺中胡轸的咽喉,胡轸死在马下。孙坚指挥军队一直杀到关前,关上箭石如雨般落下。孙坚带领军队回到梁东驻扎,派人到袁绍那里报捷,同时到袁术那里催要粮草。
有人对袁术说:“孙坚可是江东猛虎。要是他打破洛阳,杀了董卓,那可真是除掉了狼,又引来了虎。现在不给他粮草,他的军队必然会解散。”袁术听了这番话,就不发放粮草。孙坚的军队缺粮,军中顿时大乱,密探把这情况报告到汜水关上。李肃给华雄出谋划策说:“今晚我带领一支军队从小路下关,偷袭孙坚军营的后方,将军您攻打他的前寨,这样就能擒住孙坚了。”华雄听从了他的计策,传令让军士们吃饱饭,趁夜下关。
这天夜里月白风清,到孙坚军营时,已经是半夜,他们击鼓呐喊,径直冲进营寨。孙坚慌忙披挂上马,正好遇到华雄。两匹马交错,没打几个回合,后面李肃的军队也到了,到处放起火来,孙坚的军队四处逃窜。众将各自混战,只有祖茂紧紧跟着孙坚,突围逃走。背后华雄追来,孙坚取箭,连射两箭,都被华雄躲过。再放第三箭时,因为用力过猛,把鹊画弓给拽断了,只得扔掉弓,纵马狂奔。祖茂说:“主公您头上的红色头巾太显眼,容易被敌人认出,您把它脱下来给我戴上。”孙坚就脱下头巾,和祖茂换了头盔,两人分两路逃跑。华雄的军队只朝着戴红头巾的人追赶,孙坚这才从小路逃脱。祖茂被华雄追得急迫,就把红头巾挂在一户人家没被烧尽的庭柱上,自己躲进树林里。华雄的军队在月光下远远看到红头巾,从四面围了上去,但不敢靠近。用箭射了一阵,才知道中计了,于是上前取了红头巾。祖茂从树林后面冲出来,挥舞双刀想要劈华雄,华雄大喝一声,一刀把祖茂砍死在马下。一直厮杀到天亮,华雄才带兵回到关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