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普保护孙权回到大寨,败军也陆续回到营地。孙权因为看到宋谦战死,放声大哭。长史张紘说:“主公仗着自己年轻气盛,轻视强敌,全军将士没有不心寒的。就算能够斩将夺旗,威震疆场,那也是偏将的职责,不是主公应该做的。希望主公抑制像孟贲、夏育那样的匹夫之勇,心怀称王称霸的大计。而且今天宋谦死在战场上,都是主公轻敌造成的。今后一定要多多保重。”孙权说:“这是我的过错,从今往后我一定改正。”过了一会儿,太史慈进入营帐,说:“我手下有一个人叫戈定,他和张辽手下养马的后槽是兄弟。后槽因为被责罚心怀怨恨,今晚派人来报信,说会举火为号,刺杀张辽,为宋谦报仇。我请求带兵作为外应。”孙权问:“戈定在哪里?”太史慈说:“已经混入合淝城中了。我希望能带领五千兵马前去。”诸葛瑾说:“张辽足智多谋,恐怕早有防备,不能轻举妄动。”太史慈坚持要去。孙权因为伤感宋谦的死,急于报仇,于是让太史慈带领五千兵马去做外应。
戈定是太史慈的同乡,当天混在军中,进入了合淝城,找到养马的后槽,两人一起商量。戈定说:“我已经派人报告太史慈将军了,今晚他一定会来接应。你打算怎么行动?”后槽说:“这里离中军比较远,夜里一时赶不过去,我就在草堆上放一把火,你到前面大喊造反,城中士兵一乱,我就趁机在里面刺杀张辽,其余的军队自然就会逃走。”戈定说:“这个计策太棒了!”
当天夜里,张辽得胜回城,犒赏三军,传令不许解下铠甲睡觉。左右的人说:“今天大获全胜,吴兵已经远远逃走,将军为什么不卸甲休息呢?”张辽说:“不是这样的。作为将领,不能因为胜利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失败就忧心忡忡。倘若吴兵估计我们没有防备,乘虚攻击,我们该如何应对?今晚的防备,要比平常每一夜都更加谨慎。”话还没说完,后寨起火,一片喊造反的声音,报告的人接连不断。张辽出帐上马,叫来十几个亲信将校,站在道路当中。左右的人说:“喊声很急,我们去看看吧。”张辽说:“哪有一整座城的人都造反的?这是造反的人故意惊吓军士罢了。敢乱喊的,先斩首!”不一会儿,李典抓住戈定和后槽来到张辽面前。张辽问清了情况,立刻把他们斩于马前。这时只听到城门外敲锣打鼓,喊声震天。张辽说:“这是吴兵在外接应,我们可以将计就计打败他们。”于是让人在城门内放了一把火,众人都喊造反,大开城门,放下吊桥。太史慈看到城门大开,以为城里已经发生内乱,挺枪纵马率先冲了进去。城上一声炮响,乱箭射下,太史慈急忙后退,身上中了好几箭。背后李典、乐进杀了出来,吴兵死伤大半,曹军乘势一直追到吴兵的寨前。陆逊、董袭杀出,救了太史慈,曹兵这才返回。孙权看到太史慈身负重伤,更加伤心难过。张昭建议孙权退兵,孙权听从了,于是收兵上船,回到南徐润州。等军队驻扎下来,太史慈病情加重,孙权派张昭等人前去探望,太史慈大叫道:“大丈夫生在乱世,应当带着三尺宝剑建立不朽的功勋,如今我的志向还没有实现,怎么就要死了呢!”说完就去世了,年仅四十一岁。后人写诗称赞他:“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
孙权听说太史慈死了,悲痛不已,下令把他厚葬在南徐北固山下,还把他的儿子太史亨养在府中。
再说玄德在荆州整顿军马,听说孙权在合淝兵败,已经回到南徐,就和孔明商议。孔明说:“我夜里观察星象,看到西北有星星坠落,必定会有皇族去世。”正说着,忽然有人报告公子刘琦病逝。玄德听到这个消息,痛哭不止。孔明劝慰道:“生死都是命中注定,主公不要太过忧虑,以免伤了身体。还是先处理大事,赶紧派人去那里守卫城池,并料理丧葬之事。”玄德问:“派谁去合适呢?”孔明说:“非云长不可。”于是立刻让云长前去襄阳镇守。玄德又问:“如今刘琦已死,东吴肯定会来讨要荆州,我们该怎么应对呢?”孔明说:“要是有人来,我自有应对的言辞。”过了半个月,有人报告东吴鲁肃特地前来吊丧。正是:先将计策安排定,只等东吴使命来。不知道孔明会如何应对,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