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张松想要告辞回去。杨修说:“您暂且在馆舍住下,我再向丞相禀报,让您面见君主。” 张松道谢后退下。杨修进去见曹操,说:“刚才丞相为何怠慢张松?” 曹操说:“他言语不逊,所以我才怠慢他。” 杨修说:“丞相尚且能容忍祢衡,为何不能接纳张松?” 曹操说:“祢衡的文章,闻名于当今,所以我不忍心杀他。张松有什么才能?” 杨修说:“且不说他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刚才我把丞相所写的《孟德新书》给他看,他看了一遍就能背诵,如此博闻强记,世间罕有。张松说这本书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蜀中小儿都能熟记。” 曹操说:“难道古人与我不谋而合?” 于是让人把书扯碎烧掉。杨修说:“这个人可以让他面见君主,让他见识一下朝廷的气象。” 曹操说:“明天我在西教场点军,你先带他来,让他见识我军的威武,回去传话说:我很快就要南下江南,随后就来收取西川。” 杨修领命。
第二天,杨修和张松一起来到西教场。曹操点出五万虎卫雄兵,部署在教场中。只见士兵们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闪耀日光;四面八方,队伍整齐;旌旗飘扬,人马威风。张松斜眼观看。过了许久,曹操叫来张松,指着军队说:“你们川中可曾见过如此英雄人物?” 张松说:“我们蜀中没见过这样的军队,我们是以仁义治理百姓。” 曹操脸色一变,看着张松。张松毫无惧色。杨修频频用眼神示意张松。曹操对张松说:“我看天下的鼠辈如同草芥一般。大军所到之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顺从我的就能生存,违抗我的只有死路一条。你明白吗?” 张松说:“丞相用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早就知道。昔日在濮阳攻打吕布的时候,在宛城与张绣交战的日子;赤壁遭遇周瑜,华容道碰上关羽;在潼关割须弃袍,在渭水夺船避箭:这些都是无敌于天下的战绩啊!” 曹操大怒道:“你这腐儒怎敢揭我的短处!” 喝令左右将张松推出斩首。杨修劝谏说:“张松虽然该斩,但他是从蜀地远道而来进贡的,如果杀了他,恐怕会让远方之人寒心。” 曹操怒气未消。荀彧也上前劝谏。曹操这才免去张松死罪,下令用乱棒将他打出。
张松回到馆舍,连夜出城,准备回川。他心里想:“我本打算把西川州郡献给曹操,没想到他如此怠慢我!我来的时候在刘璋面前夸下海口,如今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定会被蜀中人笑话。我听说荆州的刘玄德仁义之名远扬已久,不如就从那条路回去。看看这个人怎么样,我自有打算。” 于是,张松骑马带着仆从朝着荆州地界走去。走到郢州界口,忽然看见一队军马,大约有五百多人,为首的一员大将,穿着轻便,勒马向前问道:“来的莫非是张别驾?” 张松说:“正是。” 那将慌忙下马,行礼说道:“赵云等候多时了。” 张松下马还礼说:“您莫不是常山赵子龙?” 赵云说:“正是,我奉主公刘玄德之命,因为大夫您长途跋涉,鞍马劳顿,特意让我前来奉上酒食。” 说完,军士跪地献上酒食,赵云恭敬地递过去。张松心想:“人们都说刘玄德宽厚仁爱,善待宾客,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于是和赵云喝了几杯,上马同行。来到荆州边界,当天天色已晚,前面到了馆驿,只见驿门外有一百多人站立等候,击鼓相迎。一员大将在马前行礼说:“奉兄长之命,因为大夫您远涉风尘,让我关羽打扫驿庭,等候您歇息。” 张松下马,与关羽、赵云一同进入馆舍。行礼后分宾主坐下。不一会儿,摆上酒席,二人殷勤劝酒。一直喝到深夜,才结束宴席,张松留宿了一晚。
第二天吃完早饭,张松上马走了不到三五里,只见又有一群人马前来。原来是刘备带着诸葛亮、庞统,亲自前来迎接。远远看见张松,刘备早早下马等候。张松也急忙下马相见。刘备说:“久闻大夫大名,如雷贯耳。只恨山川阻隔,无法聆听您的教诲。如今听说您回都,特意前来迎接。倘若您不嫌弃,到我们这荒州暂且歇息片刻,以解我对您的仰慕之情,那真是万分荣幸!” 张松十分高兴,于是和刘备一起上马,并肩入城。来到府堂上,众人相互行礼,分宾主依次坐下,设宴款待。饮酒之间,刘备只说些闲话,丝毫不提西川之事。张松用话试探说:“如今皇叔您镇守荆州,还有几郡之地?” 孔明回答:“荆州是暂时向东吴借来的,东吴时常派人来讨要。如今我主因为是东吴女婿,所以暂且在这里安身。” 张松说:“东吴占据六郡八十一州,民强国富,还不知足吗?” 庞统说:“我主身为汉朝皇叔,却不能占据州郡;其他的都是汉朝的贼子,却都恃强侵占土地;有识之士怎能不为此不平。” 刘备说:“二位不要说了。我有什么德行,怎敢有过多的奢望?” 张松说:“话不能这么说。明公您是汉室宗亲,仁义之名传遍四海。不要说占据州郡,就算取代正统登上皇位,也不为过。” 刘备拱手道谢说:“您说得太过了,我怎么敢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