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
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烛龙衔照夜光寒,人民歌舞欣时安。
五凤羽扶双贝阙,六鳌背驾三神山。
红妆女立朱帘下,白面郎骑紫骝马。
笙箫嘹亮入青云,月光清射鸳鸯瓦。
翠云楼高侵碧天,嬉游来往多婵娟。
灯球灿烂若锦绣,王孙公子真神仙。
游人尚未绝,高楼顷刻生云烟。
这天夜里,节级蔡福吩咐弟弟蔡庆看守好大牢,说道:“我回家看看就来。” 他刚进家门,就见两个人闪身进来,前面的人一身军官打扮,后面的则像是仆人模样。在灯光下仔细一看,蔡福认出前面的是小旋风柴进,后面的是铁叫子乐和。蔡福只认识柴进,便将他们请进屋里。现成的杯盘酒菜,蔡福随即招待他们。柴进说道:“不必摆酒,我此次前来,有件急事相求。卢员外和石秀全靠您关照,感激不尽。今晚我想趁元宵热闹,到牢里看望他们,还望您帮忙引荐,万勿推辞。” 蔡福身为公人,心中早猜出了八九分。他本想拒绝,可又担心城池被攻破,自己的好处没了不说,还会连累老小一家人的性命。无奈之下,只好担着天大的干系,拿出几件旧衣裳,让柴进和乐和换上,也扮成公人的模样,换了头巾,带着他们直奔大牢而去。
初更左右,王矮虎、一丈青、孙新、顾大嫂、张青、孙二娘三对夫妻,打扮得花里胡哨,扮成乡村人,混在人群里,从东门进了城。公孙胜带着凌振,挑着荆篓,在城隍庙里的廊下坐着。这城隍庙就在州衙旁边。邹渊、邹润挑着灯,在城中四处闲逛。杜迁、宋万各自推着一辆车子,径直来到梁中书衙门前,躲在人多热闹的地方。原来梁中书的衙门,就在东门里的大街上。刘唐、杨雄各提着水火棍,身上都带着暗器,来到州桥两边坐下。燕青带着张顺,从水门悄悄入城,找了个僻静处埋伏起来。这些暂且按下不表。
没过多久,楼上敲响二更鼓。且说时迁夹着一个篮子,里面装的全是硫黄、焰硝等放火用的药头,篮子上还插着几朵闹鹅儿,悄悄绕到翠云楼后面,走上楼去。只见阁子里吹笙箫、敲鼓板,热闹非凡,一群年轻人在楼上嬉笑玩闹,欣赏花灯。时迁上了楼,装作卖闹鹅儿的,到各个阁子里转悠。他碰见解珍、解宝拖着钢叉,叉上挂着野兔,在阁子前走动。时迁说道:“二更都到了,怎么不见外面有动静?” 解珍说:“我们俩刚才在楼前,看见探马过去,多半是兵马到了。你赶紧去行事。”
话还没说完,就听楼前传来阵阵呼喊,有人说:“梁山泊的军马到西门外了。” 解珍吩咐时迁:“你赶紧去,我去留守司前接应。” 说完,便直奔留守司前。只见残兵败将纷纷逃进城来,说道:“闻大刀的营寨被劫了。梁山泊的贼寇引着大军都赶到城下了。” 李成正在城上巡逻,听到这话,立刻飞马来到留守司前,下令点齐军兵,吩咐紧闭城门,守护本州。
再说王太守亲自带着一百多个随从,手持长枷铁锁,在街上维持秩序,听到这个消息,慌忙回到留守司前。梁中书正在衙前闲坐,刚开始听到报告,还不太慌张;可没过半个更次,流星探马接连来报,吓得他魂不附体,慌忙让人备马。
话还没说完,时迁就在翠云楼上点燃了硫黄焰硝,放起一把大火。那火势迅猛,烈焰冲天,火光比月光还亮,场面十分浩大。梁中书见状,急忙上马,正要去查看,只见两条大汉推着两辆车子,堵在路中间,他们取来挂着的灯笼,点着后扔到车子上,瞬间火势燃起。梁中书想要出东门,两条大汉喊道:“李应、史进在此!” 他们手持朴刀,大踏步杀了过来。把门的官军吓得四散而逃,身边被砍伤了十几个人。杜迁、宋万正好赶到,四个人会合在一起,守住了东门。梁中书见形势不妙,带着随行的随从,飞奔南门。南门传来消息说:“一个胖大和尚舞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抽出双戒刀,大声呼喊着杀进城来了。” 梁中书掉转马头,又回到留守司前,只见解珍、解宝手持钢叉,在那里横冲直撞。梁中书想回州衙,却不敢靠近。王太守正好赶来,刘唐、杨雄两根水火棍齐下,将王太守打得脑浆迸裂,眼珠突出,死在街头。虞候、押番等人各自逃命去了。
梁中书急忙掉转马头,奔向西门,只听得城隍庙里火炮齐鸣,震耳欲聋。邹渊、邹润手拿竹竿,在房檐下四处放火。南瓦子前,王矮虎、一丈青冲杀过来;孙新、顾大嫂掏出暗器,在一旁协助。铜佛寺前,张青、孙二娘跑进去,爬上鳌山,放起火来。此时,北京城内的百姓,一个个吓得四处逃窜,家家户户哭声震天,四下里十几处火光冲天,分不清东南西北。有诗叹道:
回禄施威特降灾,熏天烈焰涨红埃。
黄童白叟皆惊惧,又被雄兵混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