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前正面摆放着御酒和诏匣,陈太尉、张干办、李虞候站在左边,萧让和裴宣站在右边。宋江清点众头领,发现一百零七人都在,唯独不见了李逵。当时正值四月,众人都穿着夹罗战袄,整齐地跪在堂上,恭敬地等待宣读诏书。陈太尉从诏书匣里取出诏书,递给萧让。裴宣高声唱礼,众将行过拜礼。萧让展开诏书,大声宣读:
“制曰: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五帝凭礼乐而有封疆,三皇用杀伐而定天下。事从顺逆,人有贤愚。朕承祖宗之大业,开日月之光辉,普天率土,罔不臣伏。近为宋江等辈,啸聚山林,劫掳郡邑。本欲用彰天讨,诚恐劳我生民。今差太尉陈宗善前来招安。诏书到日,即将应有钱粮、军器,马匹、船只,目下纳官,拆毁巢穴,率领赴京,原免本罪。倘或仍昧良心,违戾诏制,天兵一至,龆龀不留。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宣和三年孟夏四月 日诏示。”
萧让刚读完,宋江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怒色。这时,只见黑旋风李逵从房梁上跳下来,一把夺过萧让手中的诏书,撕得粉碎,接着揪住陈太尉,就要动手打人。宋江和卢俊义赶忙上前,死死抱住李逵,不让他动手。好不容易把李逵拉开,李虞候大声喝道:“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大胆!” 李逵正愁没处发泄怒火,见李虞候说话,立刻揪住他,骂道:“这诏书里写的是什么狗屁话?” 张干办说:“这可是皇帝的圣旨。” 李逵怒极反笑,说道:“你们那皇帝根本不了解我们这些好汉。来招安我们,还敢摆架子!你们的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他能当皇帝,凭什么我哥哥不能当!你们别惹恼了黑爹爹,不然把你们这些写诏书的官员都杀光!” 众人赶忙上前劝解,把李逵拉下堂去。
宋江连忙对太尉说:“太尉请放心,绝不会有半点差错。先把御酒拿出来,让大家都沾沾皇恩。” 随即让人取来一副嵌宝金花锺,让裴宣打开一瓶御酒,倒进银酒海内一看,竟然是普通的白酒。再把其余九瓶都打开,倒进酒海内,发现都是一样的劣质酒。众人见状,都十分惊讶,一个个走下堂去。鲁智深提着铁禅杖,大声叫骂:“他娘的,这不是欺负人吗!拿这种水酒来冒充御酒,哄我们喝!” 赤发鬼刘唐也挺着朴刀冲上来,行者武松抽出双戒刀,没遮拦穆弘、九纹龙史进也都愤怒不已。六个水军头领更是骂骂咧咧地走下关去。
宋江见局势失控,赶忙站出来阻拦,急忙传令,让轿马护送太尉下山,千万不能让他受到伤害。此时,四下里的大小头领,一大半都闹了起来。宋江和卢俊义无奈,只得亲自上马,将太尉和宣读诏书的一干人等,护送下三关。宋江再次跪地请罪,说道:“并非我们不愿归降,实在是起草诏书的官员不了解我们梁山泊的情况。如果能用几句好话安抚我们,我们必定尽忠报国,万死不辞。还请太尉回到朝廷后,多多美言几句。” 说完,急忙将他们送过渡口。这一行人吓得屁滚尿流,匆忙逃回济州。有诗为证:
太尉承宣出帝乡,为招忠义欲归降。
卑身辱国难成事,反被无端骂一场。
宋江回到忠义堂上,再次召集众头领摆下筵席。宋江说:“虽然朝廷的诏旨不太妥当,但你们众人也太急躁了。” 吴用说:“哥哥,你别糊涂。招安的事,以后总会有机会。弟兄们发怒也是情有可原,朝廷实在没把我们当回事。现在先别管这些了,兄长赶紧传令,让马军整理好马匹,步军准备好武器,水军整顿好船只。早晚朝廷会派大军来征讨,我们杀他个片甲不留,让他们以后做梦都害怕,到那时再商量招安的事。” 众人都说:“军师说得太对了。” 当天筵席散去,众人各自回到营帐。
再说陈太尉回到济州,把在梁山泊宣读诏书的事情告诉了张叔夜。张叔夜问道:“是不是你们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陈太尉委屈地说:“我一句话都没敢多说啊!” 张叔夜叹了口气,说道:“既然这样,那可真是白费心思,把事情搞砸了。太尉赶紧回京,向圣上如实奏明,这事刻不容缓。” 陈太尉、张干办、李虞候等人,连夜赶回京城,见到蔡太师,详细诉说了梁山泊众人扯毁诏书、辱骂朝廷的事情。蔡京听后,勃然大怒,说道:“这伙草寇,竟敢如此无礼!堂堂大宋天下,怎能容他们这般横行!” 陈太尉哭着说:“若不是太师福泽深厚,小官恐怕已经死在梁山泊了。今日能死里逃生,全靠太师庇佑。”
太师随即让人请来童枢密、高太尉、杨太尉,一同到相府商议军情大事。没过多久,众人都来到太师府的白虎堂。众人坐下后,蔡太师让张干办和李虞候把事情经过又详细说了一遍。杨太尉听后,气愤地说:“这伙贼寇,怎么能招安他们呢!当初是哪个官员上奏的?” 高太尉也说:“那天要是我在朝内,肯定会阻止这件事,怎么能让它发生呢。” 童枢密则满不在乎地说:“这些鼠窃狗盗之徒,何足挂齿!我亲自率领一支军马,定能按时扫平梁山泊。” 众人都说:“那就明日奏明圣上。” 说完,各自散去。
第二天早朝,众官都在御阶下等候。只听殿上净鞭响了三下,文武两班整齐排列,三呼万岁,君臣行礼完毕。蔡太师出班,将此事上奏天子。天子听后大怒,问道:“当日是谁奏请寡人招安的?” 侍臣给事中上奏道:“是御史大夫崔靖提议的。” 天子下令将崔靖押送到大理寺治罪。天子又问蔡京:“这伙贼寇为害已久,派何人前去围剿合适?” 蔡太师奏道:“非派重兵不可收伏。依臣之见,必须让枢密院官员亲自率领大军前去征讨,才能早日取胜。” 天子宣召枢密使童贯,问道:“爱卿可愿领兵去围剿梁山泊草寇?” 童贯跪地奏道:“古人云:孝当竭力,忠则尽命。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铲除这心腹大患。” 高俅和杨戬也都极力保荐童贯。天子随即降下圣旨,赐予童贯金印、兵符,任命他为东厅枢密使、大元帅,允许他从各处选调军马,前去围剿梁山泊贼寇,并让他择日出兵。
童贯此番率领大军出征,注定会引发一场大战。到时候,山川间将布满铁骑,绿水之上将铺满战船。正所谓:只凭飞虎三千骑,卷起貔貅百万兵。那么,童贯率领大军将如何出征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