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赶忙说道:“殿下您先别着急,听我给您细细道来。您本是乌鸡国国王的太子。五年前,您那里遭遇大旱,百姓苦不堪言,您的父王和臣子们诚心诚意地祈祷求雨。就在毫无降雨迹象的时候,钟南山来了一个道士,他能呼风唤雨,还能点石成金。您的父王一时贪心,就和他结拜为兄弟。有这回事吧?” 太子连忙说道:“有!有!有!你接着说。” 行者又问:“可三年之后,那个道士不见了,现在坐在王位上称孤道寡的又是谁呢?” 太子说:“确实有个道士,父王和他结拜后,吃喝都在一起,睡觉也在一处。三年前,他们在御花园游玩,一阵神风把父王手中的金镶白玉珪给吹回钟南山去了。直到现在,父王还时常思念他,因为见不到他,也没心思赏玩花园,所以花园都紧闭三年了。现在做皇帝的,不是我父王又是谁呢?”
行者听了,忍不住哂笑起来。太子又问,行者却不回答,只是一个劲儿地笑。太子生气地说:“你这家伙该说的不说,笑什么笑?” 行者这才又说道:“这里面事儿还多着呢,只是周围人太多,不是说话的地方。” 太子觉得他话里有隐情,便把袍袖一挥,让军士们退下。那些保驾的官员立刻传令,把三千人马都带出殿外,在门外驻扎下来。此时,殿上没有旁人,太子坐在上面,长老站在前面,左手边站着行者,本寺的僧人们也都退下了。行者这才一脸严肃地上前说道:“殿下,被一阵风卷走的才是您的亲生父亲,现在坐在王位上的,是那个求雨的道士。” 太子一听,大声说道:“胡说!胡说!自从那个道士走了之后,我父王这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你这么说,现在的就不是我父王了。也就我年纪小,能容得下你,要是我父王听到你这番大逆不道的话,早就把你抓起来碎尸万段了!” 说着,太子就把行者呵斥了一顿。行者对唐僧说:“怎么样?我就说他不会相信,果然如此!既然这样,那咱们就把宝贝拿出来,跟他换了通关文牒,往西方去吧。” 三藏赶忙把红匣子递给行者,行者接过来,身子一抖,那匣子瞬间就不见了 —— 原来这匣子是他的毫毛变的,被他收回到身上了。行者双手捧着白玉珪,献给太子。
太子看到白玉珪,说道:“好你个和尚!好你个和尚!五年前你本是个道士,骗走了我家的宝贝,如今又扮成和尚来进献!” 随即下令:“把他抓起来!” 这一声令下,长老吓得慌忙指着行者说:“你这弼马温!专门惹这种没影的祸事,连累我呀!” 行者赶忙上前拦住众人,说道:“别嚷嚷!小心走漏了风声!我可不叫立帝货,我有真名。” 太子生气地说:“你过来!我倒要问问你真名是什么,好把你送到法司定罪!”
行者说道:“我是这长老的大徒弟,名叫孙悟空孙行者。我和师父前往西天取经,昨晚到这里借宿。我师父夜里诵读经卷,到了三更时分,做了一个梦。梦见你父王说,他被那个道士欺负,被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琉璃井里,那道士还变成了你父王的模样。满朝官员都没看出来,你年纪小,也不清楚。那道士不让你进宫,还关闭了花园,主要就是怕消息泄露。你父王昨晚特意来请我降魔。我担心他不是妖怪,便在空中查看,结果发现他果然是个妖精。我正打算动手抓他,没想到你出城打猎。你箭射中的玉兔,就是老孙我。老孙我把你引到寺里,让你见我师父,跟你诉说这些实情,句句都是真的。你既然认得这白玉珪,怎么能不念及养育之恩,为你的父亲报仇呢?” 太子听了,心里一阵难过,暗自忧愁起来:“要是不相信他说的话,可他说得又有几分真实;要是相信了,可殿上坐着的明明是我父王啊。” 这可真是让他进退两难,心里反复思量。行者见他犹豫不决,又上前说道:“殿下不必疑虑。您可以回到自己的国家,去问问您的国母娘娘,看看他们夫妻之间的恩爱之情,和三年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就这么一问,真假自然就知道了。”
太子回过神来,说道:“没错!我这就去问问我母亲。” 他站起身,把玉珪揣进怀里就要走。行者一把拉住他,说道:“你要是带着这么多人马回去,肯定会走漏消息,那我可就没法成功降妖了。你得单人独马进城,千万别张扬。别从正阳门进去,要从后宰门进去。进了宫见到你母亲,千万别大声说话,一定要轻声细语的 —— 那妖怪神通广大,万一走漏了消息,你和你母亲的性命可就都保不住了。” 太子听从了行者的吩咐,走出山门,对将官们说道:“你们安稳地在这里扎营,不许乱动。我有事儿,去去就回,到时候一起进城。” 只见他指挥号令,安排好军士们,然后飞身上马,快速回城。这一去,也不知道他见了娘娘会说些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