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个孙大圣,跟沙僧交代几句后,便施展筋斗云,径直朝着南海飞去。在那半空中,不到半个时辰,就望见了普陀山的景色。很快,他按下云头,落到落伽崖上,整了整衣装,端正前行。只见二十四路诸天迎面而来,问道:“大圣,这是要去哪儿?” 行者行礼后说道:“我要拜见菩萨。” 诸天道:“稍等片刻,容我们去通报。” 这时,鬼子母诸天来到潮音洞外报告:“菩萨,孙悟空前来拜见。” 菩萨听闻,立刻吩咐请他进来。大圣整理好衣衫,心怀敬意,稳步走进洞内,见到菩萨便倒身下拜。菩萨问道:“悟空,你不陪着金蝉子去西方取经,来这里做什么?” 行者说道:“启禀菩萨。弟子保护唐僧前行,到了一处,名叫号山枯松涧火云洞。那里有个红孩儿妖精,号称圣婴大王,把我师父抓走了。弟子和猪悟能等人找到洞前,与他交战。他放出三昧真火,我们无法取胜,救不出师父。我急忙赶到东洋大海,请来四海龙王降雨,可还是敌不过那火,弟子还被烟熏得够呛,差点丢了性命。” 菩萨道:“既然是三昧真火,神通广大,你怎么去请龙王,不来请我?” 行者道:“本想来请您,只是弟子被烟熏得无法驾云,便让猪八戒来请菩萨。” 菩萨道:“悟能没来啊。” 行者道:“没错。他还没到宝山,就被那妖精假扮成菩萨模样,把猪八戒又骗进了洞中,现在正吊在一个皮袋里,也要被蒸熟了吃呢。”
菩萨听了,心中大怒道:“那泼妖竟敢假扮我的模样!” 她恨恨地叫了一声,将手中的宝珠净瓶朝着海心猛地一扔,吓得行者毛骨悚然,立刻起身站在一旁,心想:“这菩萨的火爆脾气还没改,怕是怪老孙我说的话不好,坏了她的德行,就把净瓶扔了。可惜啊!可惜!早知道送给我老孙,那可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话还没说完,只见海中心波涛翻涌,一个瓶子钻了出来,原来是一个怪物驮着它浮出水面。行者仔细打量那驮瓶的怪物,看它长得什么模样:
它的根源出处叫做帮泥,在水底能增添光彩,独显威风。
隐居世间能知晓天地的本性,潜藏起来更明白鬼神的玄机。
藏身时一缩,便不见头尾,伸展双足行动起来快如飞。
文王画卦时曾用它来占卜,它常陪伴在伏羲的庭台。
像云龙般透出千般俊俏,号水推波,把海浪吹起。
身上条条金线穿成铠甲,点点装饰,好似彩色玳瑁。
身着九宫八卦袍,散碎的布料铺成绿色灿烂的衣裳。
生前勇猛,龙王都对它另眼相看,死后还驮着佛祖的石碑。
要知道这东西叫什么名字,它就是兴风作浪的恶乌龟。
那乌龟驮着净瓶,爬上崖边,对着菩萨点了二十四下头,权当是行了二十四拜之礼。行者见了,暗自笑道:“原来是看守净瓶的。想必是不见净瓶,就得问它要。” 菩萨道:“悟空,你在下面嘀咕什么呢?” 行者道:“没嘀咕什么。” 菩萨说:“把瓶子拿过来。” 行者立刻去拿瓶子,哎呀!没想到根本拿不动。这情形就像是蜻蜓撼动石柱,怎么可能晃动半分一毫?行者上前跪下说:“菩萨,弟子拿不动。” 菩萨道:“你这猴头,就会耍嘴皮子。瓶子都拿不动,还怎么去降妖除怪?” 行者道:“不瞒菩萨说。平时能拿得动,今天却拿不动了。想必是吃了妖精的亏,筋疲力尽,力气变小了。” 菩萨道:“平常这是个空瓶。如今净瓶被抛入海中,这一会儿的工夫,它转过了三江五湖,八河四渎,以及各处的溪源潭洞,一共装了一海水在里面。你哪有扛起海水的力气?所以才拿不动。” 行者合起双手说:“是弟子不知道。”
菩萨走上前,用右手轻轻提起净瓶,托在左手掌上。只见那乌龟点了点头,钻回水里去了。行者道:“原来是个看家护瓶的笨家伙!” 菩萨坐定后说:“悟空,我这瓶中的甘露水浆,和龙王的私雨不同,能灭掉那妖精的三昧真火。本想让你拿了去,可你拿不动;要是让善财龙女和你一起去,你又居心不良,只会骗人。你见我这龙女长得漂亮,净瓶又是宝物,你要是骗了去,我哪有时间再去找你?你得留下点什么东西作抵押。” 行者道:“菩萨,您怎么这么多心。我弟子自从皈依佛门,早就不做那样的事了。您让我留抵押,可我拿什么呢?我身上这件棉布直裰,还是您老人家赏赐的。这条虎皮裙子,又能值几个钱?这根铁棒,早晚还要用来护身。就只有头上这个金箍儿,是金子做的,可又被您用了个法子长在我头上,取不下来。您要是非要抵押,我情愿用这个当,您念个《松箍儿咒》,把这个取下来吧。不然,拿什么作抵押呢?” 菩萨道:“你想得倒美!我不要你的衣服、铁棒、金箍,只要你脑后那根救命的毫毛,拔一根给我作抵押就行。” 行者道:“这毫毛,也是您老人家给我的。可要是拔下一根,就坏了我的法术,又没法救我性命了。” 菩萨骂道:“你这猴子!一毛不拔,叫我这善财也难以割舍。” 行者笑着说:“菩萨,您也太多疑了。正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千万救救我师父吧!” 菩萨听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