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念了几遍《金箍儿咒》后,终于停了下来,那妖精顿时感觉不到疼痛了。他端正身体起身查看,只见颈项和手足上都套着金箍,勒得生疼。他便伸手去摘金箍,可怎么也摘不下来,这宝贝就像是生在了肉里,越弄越疼。行者笑着说:“我的乖乖,菩萨怕你长不大,给你戴了个颈圈镯头呢。” 那童子听了这话,又恼羞成怒,立刻拿起长枪,朝着行者乱刺。行者急忙闪身,躲到菩萨身后,喊道:“念咒!念咒!”
菩萨将杨柳枝蘸了一点甘露,洒向童子,喊了一声:“合!” 只见童子丢了长枪,双手不由自主地合掌当胸,再也无法分开,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 “观音扭”。童子手打不开,拿不了枪,这才知道菩萨法力高深莫测,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低头下拜。
菩萨念动真言,把净瓶倾斜,将那一大海水又全部收了回去,点滴不剩。菩萨对行者说:“悟空,这妖精已经被降伏了,只是他野性难改,我要让他一步一拜,一直拜到落伽山,我才收了法术。你现在赶紧去洞中,救你师父去吧!” 行者转身叩头说:“有劳菩萨远道而来,弟子送您一程。” 菩萨说:“你不用送了,小心耽误了你师父的性命。” 行者听了,满心欢喜地叩别了菩萨。那妖精自此归入正果,历经五十三参,虔诚参拜观音菩萨。
暂且不说菩萨收服了童子的事。再说沙僧在林间等了很久,一直盼着行者回来,却始终不见踪影。他只好把行李驮在马上,一只手拿着降妖宝杖,一只手牵着缰绳,走出松林向南张望,只见行者满脸欣喜地回来了。沙僧迎上去说:“哥哥,你去请菩萨,怎么现在才回来!可把我急坏了!” 行者说:“你还在做梦呢。老孙已经请来了菩萨,降伏了妖怪。” 行者便把菩萨施展法力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沙僧十分高兴,说:“那赶紧去救师父吧!”
他二人跳过山涧,来到洞前,拴好马匹,举起兵器,一同打进洞里,把群妖剿灭干净。他们解下皮袋,放出了八戒。呆子谢过行者说:“哥哥,那妖精在哪里?等我去用钯子筑他几下,出出这口气!” 行者说:“先去找师父。”
三人径直来到洞后,只见师父赤条条地被捆在院子里哭泣。沙僧连忙解开绳子,行者赶忙取来衣服给师父穿上。三人跪在师父面前说:“师父受苦了。” 三藏感激地说:“贤徒啊,辛苦你们了。你们是怎么降伏妖魔的?” 行者又把请菩萨、收服童子的事,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三藏听了,立刻跪下,朝南礼拜。行者说:“不用谢她。倒像是我们给她添了个善缘,收了个童子。”(如今所说的童子拜观音,五十三参,参参见佛,就是从这儿来的。)行者又对沙僧说:“把洞里的宝物收拾好。再找找米粮,安排斋饭,好好伺候师父。” 长老能保住性命,全靠孙大圣;想要取得真经,也得仰仗美猴王。师徒们出了洞,骑上马鞍,踏上大路,一心朝着西方走去。
师徒们走了一个多月,忽然听到一阵震耳的水声。三藏大惊道:“徒弟们,这又是哪里的水声?” 行者笑着说:“你这个老和尚,太多疑了,这样可做不了和尚。我们四个人在一起,就你听见什么水声。你是不是把《多心经》又忘了?” 唐僧说:“《多心经》是浮屠山乌巢禅师口授给我的,一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个字。我当时就记住了,到现在还经常念,你怎么说我忘了哪一句?” 行者说:“老师父,你忘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我们出家人,眼睛不看美色,耳朵不听杂声,鼻子不嗅香味,舌头不尝美味,身体不知冷热,意念不存妄想,这样才能祛除六贼。你如今为了取经,事事都放在心上;害怕妖魔,不肯舍生取义;想吃斋饭,就动了口舌;喜欢香甜的味道,便用鼻子去嗅;听到声音,就惊慌失措;看到事物,就目不转睛。这样一来,六贼就纷纷找上门了,怎么能到西天见到佛祖呢?” 三藏听了,默默沉思,说道:“徒弟啊,我
自从当年告别圣君,日夜奔波,不辞辛劳。
芒鞋踏破山头的迷雾,竹笠冲开岭上的云霞。
夜晚静谧,猿啼声令人叹息,明月高悬,鸟叫声不堪听闻。
什么时候才能功德圆满,取得如来的妙法真经?”
行者听完,忍不住鼓掌大笑道:“师父原来是思乡之情难以平息!要是想功德圆满,有什么难的!俗话说‘功到自然成’嘛。” 八戒回头说:“哥啊,要是照这样妖魔横行,就是走上一千年也取不了经!” 沙僧说:“二哥,你和我一样,笨嘴拙舌的,别惹大哥生气。咱们就老老实实地挑着担子,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师徒们一边说着话,一边脚步不停,马蹄飞快,忽然看见前面有一条黑水滔滔的大河,马无法前行。师徒四人停在岸边,仔细观看。只见那河水:
层层浓厚的波浪,叠叠浑浊的水波。层层浓浪翻滚着乌黑的水,叠叠浑波卷动着黑色的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