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急忙礼拜道:“请问是哪位菩萨?我刚才钻得昏了头,没认出来,恳请您留下名字,好让我日后感谢!” 只见半空中有人喊道:“大圣,是我。” 行者急忙抬头看,原来是黎山老母。他赶紧飞到空中道谢:“老母,您从哪里来指教我呢?” 老母说:“我刚从龙华会回来,看到你师父有难,就假扮成孝妇,借着给丈夫办丧事的名义,让他免了一死。你快去请毗蓝婆。但千万别说是我指点你的,那位圣贤有点爱挑剔人。”
行者谢过老母,告辞后,一个筋斗云就翻到了紫云山上。按下云头,就看到了千花洞。洞外的景色十分优美:
青松遮蔽着这胜境,翠柏环绕着仙居。绿柳在山道上摇曳,奇花在涧渠边绽放。香兰围绕着石屋,芳草映衬着山岩。流水潺潺,溪水碧绿,云雾封住了古树,显得空灵幽静。野禽叫声喧闹,幽鹿脚步缓慢。修长的竹子枝枝秀丽,红梅的叶子片片舒展。寒鸦栖息在古树上,春鸟在高樗上鸣叫。夏天麦子在田野里一望无际,秋天禾苗在大地上一片葱郁。这里四季树叶不落,八节都有鲜花盛开。常常有瑞霭连接着霄汉,时时放祥云与太虚相接。
大圣满心欢喜地走了进去,一路走来,欣赏着看不尽的无边美景。一直走进里面,却一个人也没见到,四周静悄悄的,连鸡犬的声音都没有。行者心里暗暗想:“这位圣贤大概不在家吧。” 又往里走了几里,看到一个女道姑坐在榻上。你看她的模样:
头戴五花纳锦帽,身穿一领织金袍。
脚踏云尖凤头履,腰系攒丝双穗绦。
面似秋容霜后老,声如春燕社前娇。
腹中久谙三乘法,心上常修四谛饶。
悟出空空真正果,炼成了了自逍遥。
正是千花洞里佛,毗蓝菩萨姓名高。
行者脚下不停,快步走到近前,高声喊道:“毗蓝婆菩萨,向您问好了。” 那菩萨立刻从榻上起身,双手合十回礼道:“大圣,有失远迎。你从何处而来?” 行者疑惑道:“您怎么就知道我是大圣呢?” 毗蓝婆回答:“当年你大闹天宫,天下到处都传扬着你的模样,谁不知道你呀?” 行者感慨道:“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依佛门,您反倒不知道了!” 毗蓝婆问道:“你何时皈依的?恭喜!恭喜!” 行者说:“近来我得以脱身,保护师父唐僧前往西天取经。师父在黄花观,被观里的道士用毒药茶毒害。我与那妖怪打斗,他放出金光将我罩住,我施展神通才逃脱出来。听闻菩萨能破他的金光,特来拜请相助。” 菩萨又问:“是谁告诉你我的?我自从参加了盂兰会,到如今已有三百多年,从未出过门,一直隐姓埋名,无人知晓,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行者耍了个小聪明,说:“我就像个地理通,不管什么地方,自己都能寻访到。” 毗蓝婆说:“也罢,也罢。我本不该去,可承蒙大圣亲自前来,不能辜负了你求取真经的善念。我便和你走一趟。”
行者连声道谢,接着问道:“我太莽撞了,冒昧催促您。只是不知道您带了什么兵器?” 菩萨回答:“我有一根绣花针,能破那妖怪的法术。” 行者忍不住说道:“老姆可把我害苦了!早知道是绣花针,何必劳驾您,就是问老孙要一担绣花针,那也是有的。” 毗蓝婆解释道:“你说的绣花针,不过是钢铁制成的普通金针,用不上。我这宝贝,既不是钢,也不是铁,更不是金,而是我儿子在日眼里炼成的。” 行者好奇地问:“您的儿子是谁?” 毗蓝婆说:“我儿子就是昴日星官。” 行者听后,十分惊讶。远远望去,只见金光闪闪,行者赶忙对毗蓝婆说:“那金光闪烁的地方就是黄花观。” 毗蓝婆随即从衣领里取出一根绣花针,这针像眉毛般粗细,大约五六分长,她拿在手中,朝着空中一抛。片刻间,只听 “轰” 的一声,金光被击破了。行者欣喜地叫道:“菩萨,太妙了,太妙了!快找找针,找找针!” 毗蓝婆将针托在手掌内,说道:“这不是吗?” 行者和毗蓝婆按下云头,走进观里,只见那道士闭着眼睛,动弹不得。行者骂道:“你这妖怪,装瞎子呢!” 说着便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要打。毗蓝婆赶忙拉住他说:“大圣别打。先去看看你师父。”
行者径直来到后面的客位,只见师父和师弟三人都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行者眼眶泛红,心急如焚地说:“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 毗蓝婆安慰道:“大圣莫要悲伤。今日我既然出门,索性做件好事。我这里有解毒丹,送你三丸。” 行者赶忙转身拜谢。菩萨从袖中拿出一个破纸包,里面有三粒红丸子,递给行者,让他给三人服下。行者掰开他们的牙关,每人喂了一丸。不一会儿,药味入腹,三人便一齐呕吐起来,吐出了毒汁,这才保住了性命。八戒最先爬起来,说道:“可憋死我了!” 三藏和沙僧也醒了过来,说道:“好晕啊!” 行者说:“你们喝的茶里中了毒。多亏毗蓝婆菩萨搭救,快过来拜谢。” 三藏赶忙起身整理衣衫,向菩萨致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