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那妖精带着几个残兵败将,径直回到本洞,高高地坐在石头崖上,默默不语。洞中还有许多看家的小妖,都上前问道:“大王平时出去,都是高高兴兴地回来,今天怎么这么烦恼?” 老妖说:“小的们,我往常出洞巡山,不管遇到什么人或兽,总能抓几个回来,养活你们。今天运气太差,撞见了一个厉害的对头。” 小妖问:“是哪个对头?” 老妖说:“是一个和尚,是东土唐僧取经的徒弟,名叫猪八戒。我被他一顿钉耙,打得败下阵来。真恼火啊!我一直以来常听人说,唐僧是十世修行的罗汉,有人吃他一块肉,就可以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没想到他今天到了我的山里,正好可以抓住他蒸熟了吃,却不知道他手下有这样厉害的徒弟!”
话还没说完,班部里走出一个小妖,对着老妖先是呜呜咽咽地哭了三声,接着又嘻嘻哈哈地笑了三声。老妖喝道:“你又哭又笑,这是干什么?” 小妖跪下说:“大王刚才说要吃唐僧,可唐僧的肉吃不得。” 老妖问:“人都说吃他一块肉可以长生不老,与天同寿,怎么会吃不得?” 小妖说:“要是能吃,也到不了这里,别的妖精早就把他吃了。他手下有三个徒弟呢!” 老妖问:“你知道是哪三个吗?” 小妖说:“他大徒弟是孙行者,三徒弟是沙和尚。这个是他二徒弟猪八戒。” 老怪问:“沙和尚和猪八戒比起来怎么样?” 小妖说:“也差不多。”——“孙行者和他们比呢?” 小妖吐了吐舌头说:“可不敢说!那孙行者神通广大,变化多端!五百年前他大闹天宫,天上的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卿四相、东西星斗、南北二神、五岳四渎,还有普天神将,都不是他的对手,你怎么敢想吃唐僧?” 老妖问:“你怎么对他这么了解?” 小妖说:“我当初在狮驼岭狮驼洞,和那里的大王住在一起。那大王不知好歹,要吃唐僧,被孙行者拿着一条金箍棒,打进洞来,可怜那些妖怪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就像玩骨牌时‘断幺绝六’一样。亏我有些见识,从后门跑了出来,来到这里,承蒙大王收留。所以知道他的厉害。” 老妖听了,大惊失色。这正所谓 “大将军怕谶语”,他听自己人这么一说,怎能不害怕。
正当大家都惊恐万分的时候,又一个小妖上前说:“大王别烦恼,也别怕。俗话说:‘事缓则圆。’要是想吃唐僧,我有个计策可以抓住他。” 老妖问:“你有什么计策?” 小妖说:“我有个‘分瓣梅花计’。” 老妖问:“什么叫‘分瓣梅花计’?” 小妖说:“现在把洞里大小群妖都召集起来,千中选百,百中选十,十中只选三个,要能干又会变化的,都变成大王的模样,戴上大王的头盔,穿上大王的铠甲,拿着大王的铁杵,分三处埋伏。先让一个去和猪八戒打斗,再让一个去和孙行者打斗,另一个去和沙和尚打斗:牺牲这三个小妖,调开他们兄弟三个。大王则在半空伸出拿云手,去捉这唐僧,就像伸手到口袋里取东西,又像在鱼水盆里捻苍蝇一样,有什么难的!” 老妖听了这话,满心欢喜,说:“这个计策太妙了!太妙了!这一去,抓不到唐僧就算了,要是抓到了唐僧,绝对不会亏待你,就封你做前部先锋。” 小妖叩头谢恩,接着就开始点选妖怪。他把洞里大小妖精都点了一遍,果然选出三个有本事的小妖,都变成老妖的模样,各自拿着铁杵,埋伏起来,等待唐僧到来,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唐长老无忧无虑地跟随着八戒,踏上大路继续前行。走了好一会儿,突然听到路边 “扑禄” 一声巨响,一个小妖猛地跳了出来,径直朝着长老冲过去,想要抓住他。孙行者见状,立刻喊道:“八戒!妖精来了,还不动手?” 那呆子也不管真假,急忙抽出钉耙,赶上前去对着小妖一阵乱筑。小妖赶忙举起铁杵,急忙招架。两人你来我往,在山坡下打得难解难分。
就在这时,又听到草丛里 “哗啦” 一声,又蹦出一个妖怪,直朝着唐僧扑来。行者见状,着急地喊道:“师父!不好啦!八戒眼神不好,竟然放这妖精过来抓您,老孙去收拾他!” 说着,迅速抽出金箍棒,迎上前去,大声喝道:“哪里跑!吃俺老孙一棒!” 那妖精二话不说,举起铁杵就和行者打了起来。他们两人在草坡下,你撞我冲,正打得激烈之时,又听见山背后呼呼一阵风响,又跳出一个妖精,直接朝着唐僧冲了过去。沙僧见此情景,大惊失色,喊道:“师父!大哥和二哥都没看清,让妖精跑过来抓您了!您坐在马上别动,老沙去对付他!” 这老沙也没仔细分辨,立刻抽出禅杖,上前挡住那妖精的铁杵,两人拼命地相持着。一时间,吆喝声、喊叫声不断,双方乱打乱斗,渐渐地打斗的地点离唐僧越来越远。
那老怪此时正在半空中,看到唐僧独自坐在马上,便伸出五爪钢钩,一把将唐僧抓住。可怜唐僧,一下子丢了马,脱了马镫,被妖精一阵风就给抓走了。唉!这可真是:禅性遭受魔难,难以修成正果,江流儿又遇到了苦难灾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