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只见麝月走了过来,笑着说:“少作点孽吧。” 宝玉赶紧跑过去,一把夺过麝月手里的扇子,递给晴雯。晴雯接过扇子,也撕成了几半,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麝月说:“这是干什么呀,拿我的东西寻开心?” 宝玉笑着说:“打开扇子匣子,你随便挑,那里面好东西多着呢!” 麝月说:“既然这样,把匣子搬出来,让她尽情地撕,岂不是更好?” 宝玉笑着说:“你去搬吧。” 麝月说:“我可不干这缺德事儿。她又没折了手,让她自己去搬。” 晴雯笑着,靠在床上说:“我也累了,明天再撕吧。” 宝玉笑着说:“古人说,‘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又能值多少钱!” 一边说着,一边叫袭人。袭人才换好衣服走出来,小丫头佳蕙过来把破扇子捡走,大家一起乘凉,这里就不多说了。
到了第二天中午,王夫人、薛宝钗、林黛玉等一众姊妹正在贾母房里坐着,就有人来禀报:“史大姑娘来了。” 不一会儿,果然看见史湘云带着众多丫鬟媳妇走进院子。宝钗、黛玉等人赶忙迎到台阶下相见。年轻姊妹们一个月没见,一旦相逢,那份亲密劲儿自不必多说。
大家进了房间,请安问好,都见过礼了。贾母说:“天热,把外面的衣服脱了吧。” 史湘云连忙起身脱衣服。王夫人笑着说:“也没见你穿这些干什么?” 史湘云笑着说:“都是二婶婶让穿的,谁愿意穿这些呀。” 宝钗在一旁笑着说:“姨娘不知道,她穿衣服还特别喜欢穿别人的。还记得去年三四月的时候,她在这儿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额子也勒上,猛一看,还真像宝兄弟,就是多了两个坠子。她站在那椅子后边,把老太太哄得直喊‘宝玉,你过来,小心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她就在那儿笑,也不过去。后来大家忍不住笑了,老太太才明白过来,笑着说‘扮上男人还挺好看’。” 林黛玉说:“这算什么呀。前年正月里把她接来,住了没两天就下起雪来,老太太和舅母那天想必是刚拜完影回来,老太太那件崭新的大红猩猩毡斗篷放在那儿,谁知一转眼,她就披在身上了,那斗篷又大又长,她就拿了条汗巾子拦腰系上,和丫头们在后院子里扑雪人儿,结果一跤摔在沟跟前,弄了一身泥水。” 大家想着这些往事,都笑了起来。
宝钗笑着对周奶妈说:“周妈,你们姑娘还是那么淘气吗?” 周奶妈也笑了。迎春笑着说:“淘气也就罢了,我就嫌她太爱说话。也没见她睡觉的时候还是叽叽呱呱的,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也不知道她哪来那么多话。” 王夫人说:“只怕现在好了。前几天有人家来相看,眼看着就要有婆家了,还那样。” 贾母问:“今天是住下,还是回家去呢?” 周奶妈笑着说:“老太太没看见吗,衣服都带来了,肯定得住两天呀。” 史湘云问:“宝玉哥哥不在家吗?” 宝钗笑着说:“她心里就想着宝兄弟,两个人好得跟什么似的。这可见还是没改掉淘气的性子。” 贾母说:“如今你们都长大了,别再叫小名儿了。”
正说着,只见宝玉来了,笑着说:“云妹妹来了。前几天派人去接你,你怎么不来呀?” 王夫人说:“这儿老太太刚说呢,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林黛玉说:“你哥哥得了好东西,正等着你呢。” 史湘云问:“什么好东西?” 宝玉笑着说:“你别信她的!几天没见,你又长高了。” 湘云问:“袭人姐姐好吗?” 宝玉说:“多谢你惦记。” 湘云说:“我给她带了好东西来。” 说着,拿出手帕,里面挽着一个疙瘩。宝玉说:“什么好东西?你倒不如把前几天送来的那种绛纹石戒指带两个给她。” 湘云笑着说:“你看这是什么?” 说着就打开手帕。大家一看,果然是上次送来的那种绛纹戒指,一包四个。
林黛玉笑着说:“你们瞧瞧她这主意。前几天一样派人给我们送了来,你把那些带来,岂不是省事?今天巴巴儿地自己带来,我还以为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呢,原来是这个。你可真是个糊涂人。” 史湘云笑着说:“你才糊涂呢!我把这道理说出来,大家评评谁糊涂。给你们送东西,就算是打发来的人不用说话,拿进来一看,自然就知道是给姑娘们的;要是带丫头们的东西,我得先告诉来人,这是哪个丫头的,那是哪个丫头的,要是来人明白还好,要是再糊涂点儿,丫头的名字都记不住,乱说一气,反而把你们的东西都搅和糊涂了。要是打发个熟悉情况的女人来还罢了,偏偏前几天又打发个小子来,那怎么说丫头们的名字呢?反正我亲自给她们带来,岂不清清楚楚。” 说着,把四个戒指放在桌上,说:“袭人姐姐一个,鸳鸯姐姐一个,金钏儿姐姐一个,平儿姐姐一个:这是四个人的,难道小子们能记得这么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