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最先忍不住,拿起酒壶斟了一杯,一饮而尽。又斟上一杯,正要喝,只见王夫人也要喝酒,便让人换暖酒。宝玉连忙把自己的杯子捧到王夫人口边,王夫人就着他的手喝了两口。不一会儿,暖酒送来了,宝玉回到自己的座位。王夫人提着暖壶离开座位,众人也都起身离席,薛姨妈也站了起来。贾母连忙让李纨和凤姐接过酒壶,说:“让你姨妈坐下,大家才自在。” 王夫人听了,这才把酒壶递给凤姐,自己回到座位上。贾母笑着说:“大家都喝两杯,今天可真有意思。” 说着举起酒杯向薛姨妈示意,又对湘云、宝钗说:“你们姐妹俩也喝一杯。你妹妹虽说不太会喝酒,也别放过她。” 说完,自己先干了一杯。湘云、宝钗、黛玉也都干了杯。此时,刘姥姥听到这般美妙的音乐,又喝了酒,越发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宝玉离开座位走到黛玉身边,笑着说:“你瞧刘姥姥那模样。” 黛玉笑着说:“当年圣乐一奏,百兽起舞,如今这不过是头‘牛’罢了。” 众姐妹听了,都笑了起来。
不一会儿,音乐停了,薛姨妈离席笑着说:“大家酒也喝得差不多了,出去走走,散散再坐吧。” 贾母也正想出去走走,于是大家都离席,跟着贾母四处游玩。贾母想带着刘姥姥解解闷,就拉着刘姥姥在山前树下逛了好一会儿,还给他介绍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听着,还对贾母说:“没想到城里不光人尊贵,连雀儿都尊贵。这雀儿到了你们这儿,都变得俊俏了,还会说话。” 众人不明白,便问什么雀儿变俊了、会说话。刘姥姥说:“那廊下金架子上站着的绿毛红嘴的是鹦哥儿,我认得。可那笼子里的黑老鸹子怎么长出凤头来了,还会说话呢。” 众人听了,都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丫鬟们来请大家吃点心。贾母说:“喝了两杯酒,倒也不觉得饿。也罢,就把点心拿到这儿来,大家随便吃点儿吧。” 丫鬟听了,便抬来两张几案,又端来两个小捧盒。打开一看,每个盒子里有两样点心:一个盒子里一样是藕粉桂糖糕,一样是松穰鹅油卷;另一个盒子里一样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问是什么馅儿,婆子们连忙回答说是螃蟹馅的。贾母听了,皱着眉说:“这太油腻了,谁吃这个!” 另一样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面果,贾母也不喜欢。贾母让薛姨妈吃,薛姨妈只挑了一块糕。贾母拿了一个卷子,尝了一口,把剩下的半个递给丫鬟。
刘姥姥见那些各式各样的小面果子都做得玲珑剔透,便挑了一朵牡丹花样的,笑着说:“我们那儿心灵手巧的姑娘,也剪不出这么好看的纸样儿来。我又爱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带回家,给她们做花样子倒挺好。” 众人都笑了。贾母说:“回家我送你一瓷坛子。你先趁热吃这个吧。” 其他人不过挑了自己爱吃的,吃了一两口就罢了;刘姥姥从来没吃过这些东西,而且这些点心都做得小巧精致,不显堆盘,她和板儿每样都吃了些,半盘子就没了。剩下的,凤姐又让人攒了两盘,连同一个攒盒,给文官等人吃去了。
忽然,奶子抱着大姐儿来了,大家逗着她玩了一会儿。大姐儿正抱着一个大柚子玩,忽然看见板儿抱着一个佛手,也想要佛手。丫鬟哄她去拿,大姐儿等不及,就哭了起来。众人连忙把柚子给了板儿,把板儿的佛手哄过来给大姐儿,这才作罢。板儿玩了半天佛手,这会儿又两手抓着果子吃,忽然看见柚子又香又圆,觉得更好玩,就把它当球踢着玩,也不要佛手了。
此时,贾母等人喝过茶,又带着刘姥姥来到栊翠庵。妙玉连忙迎了进去。到了院子里,只见花木繁盛,贾母笑着说:“到底是修行的人,没事就经常打理,比别处好看多了。” 一边说着,一边往东禅堂走去。妙玉笑着往里请,贾母说:“我们刚吃了酒肉,你这儿有菩萨,冲撞了可不好。我们在这儿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喝一杯就走。” 妙玉听了,连忙去烹茶。
宝玉留意观察妙玉的一举一动。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着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献给贾母。贾母说:“我不喝六安茶。” 妙玉笑着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贾母接过来,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着回答:“是去年存的雨水。” 贾母喝了半盏,笑着递给刘姥姥,说:“你尝尝这茶。” 刘姥姥一口喝光,笑着说:“味道是不错,就是淡了点儿,再熬浓些就更好了。” 贾母和众人都笑了起来。然后,给其他人用的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妙玉拉了拉宝钗和黛玉的衣襟,两人跟着她出去了,宝玉悄悄地跟在后面。只见妙玉把她们二人让到耳房里,宝钗坐在榻上,黛玉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己到风炉边扇滚了水,另外泡了一壶茶。宝玉走进来,笑着说:“你们在这儿喝私房茶呢。” 两人都笑着说:“你又跑来蹭茶喝。这儿可没你的份儿。” 妙玉刚要去拿杯子,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用过的茶盏。妙玉连忙吩咐:“那个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放在外头吧。” 宝玉心里明白,妙玉是因为刘姥姥用过,嫌脏不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