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大家的只好答应着。周瑞家的连忙跪下求情。赖嬷嬷赶忙问:“什么事儿呀?说给我评评理。” 凤姐说:“前几天我过生日,里头还没开席吃酒呢,他小子倒先喝醉了。老娘那边送了礼来,他也不在外头张罗,反倒坐着骂人,礼也不送进来。两个女人进来了,他才带着小跟班们往里抬。小跟班们倒还好,他拿的一盒子东西反倒失手撒了,一院子都是馒头。人走了之后,我打发彩明去说他,他还骂了彩明一顿。这么个无法无天的混小子,不撵走留着干嘛!” 赖嬷嬷笑着说:“我还当什么大事呢,原来是为这个。奶奶听我说,他有错,打他骂他,让他改过就是了,撵走可万万使不得。他又不像咱们家的家生子儿,他可是太太的陪房。奶奶要是只顾撵了他,太太脸上也不好看。依我看,奶奶教训他几板子,让他长个记性,下次别再犯,还是留着他吧。就算不看他娘的面子,也得看太太的面子呀。” 凤姐听了,便对赖大家的说道:“既然这样,打他四十棍,以后不许他喝酒。” 赖大家的答应了。周瑞家的磕了头站起来,又要给赖嬷嬷磕头,赖大家的拉着才作罢。然后,她们三人离开了,李纨等人也回园子去了。
到了晚上,凤姐果然让人找了许多以前收着的画具,送到园子里。宝钗等人挑选了一番,各色东西能用的只有一半,另一半又开了单子,让凤姐照着去买,这事儿就不多说了。
有一天,外面把绢矾好了,画稿也送了进来。宝玉每天就在惜春这儿帮忙。探春、李纨、迎春、宝钗等人也常到这儿闲坐,一来看看画画,二来也方便大家碰面。宝钗见天气凉爽,夜晚渐渐变长,就到母亲房里商量着做些针线活儿。白天,她要到贾母和王夫人那儿请安问候两次,免不了要陪着说会儿闲话;园子里姊妹们那儿,也得抽空去聊聊。所以白天不太得闲,每天夜里都要在灯下做女工,一直忙到三更才睡。
黛玉每年到春分、秋分之后,必定会犯咳嗽的毛病。今年秋天,又赶上贾母高兴,多出去玩了几次,难免操劳过度,最近咳嗽又厉害了,感觉比往常更严重,所以一直不出门,就在自己房里调养。有时候觉得烦闷,就盼着有姊妹来说说话解解闷;可等宝钗等人来看望她,没说上三五句话,她又厌烦了。大家都体谅她病着,而且平时身体娇弱,受不得一点委屈,所以她接待不周到、礼数有疏忽,大家也都不责怪她。
这天,宝钗来看望黛玉,说起她的病症。宝钗说:“这儿的几个太医虽说都还不错,可你吃他们开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个更高明的人来瞧瞧,治好了不好吗?每年都这么闹一春一夏的,你年纪轻轻的,总这样也不是个事儿,得想个长久的办法。” 黛玉说:“没用的。我知道我这病好不了了。别说病,就看我那些好的日子是什么样,就知道了。” 宝钗点点头说:“还真是这么回事。古人说‘食谷者生’,你平时吃的东西,竟不能调养精神气血,这可不好。” 黛玉叹了口气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也不是人力能强求的。今年感觉比往年反倒更严重了些。” 说话间,已经咳嗽了两三次。宝钗说:“昨天我看你那药方,人参、肉桂好像放得太多了。虽说这些能益气补神,可也太燥热了。依我看,得先平肝健胃,肝火一平,就不会克制脾胃,胃气好了,饮食就能调养身体。每天早起,用一两上等燕窝,五钱冰糖,拿银铫子熬成粥喝,要是喝习惯了,比吃药还有用,最能滋阴补气了。”
黛玉叹了口气说:“你平日里待人,确实极好,可我是个多心的人,还以为你心里藏着什么心思。前几天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了我那些好话,我可太感激你了。以前是我错了,到现在才明白过来。仔细想想,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没有姊妹兄弟,我长到今年十五岁,竟没有一个人像你前几天那样教导我。难怪云丫头说你好,以前我听她夸你,心里还不痛快,昨天我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她说得没错。要是别人说了那样的话,我可不会轻易放过;可你却不介意,还反过来劝我,可见是我一直误会了。要不是前几天看明白了,今天这话,我也不会跟你说。你刚才说让我吃燕窝粥,虽说燕窝不难弄到,但我因为身体不好,每年都犯这病,也没什么特别要紧的地方可去。请大夫、熬药,用了那么多人参、肉桂,已经闹得鸡飞狗跳了,这会儿我又要弄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个人倒没什么,可底下那些婆子丫头们,难免会嫌我事儿多。你看这儿的人,就因为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他们就已经虎视眈眈,背地里说三道四了,更何况是我呢?况且我又不是这儿正经的主子,不过是无依无靠投奔来的,他们早就嫌弃我了。如今我要是还不知进退,何苦让他们咒骂我呢?”
宝钗说:“这么说,我和你也差不多。” 黛玉说:“你怎么能和我比?你有母亲,有哥哥,这儿有买卖、有地土,家里还有房子有地。你不过是因为亲戚情分,住在这儿,一应大小事情,又不沾他们一文钱,想走随时都能走。我可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哪怕是一草一纸,都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些小人能不多嫌弃我吗?” 宝钗笑着说:“将来也就是多一份嫁妆的事儿,现在也不用愁这个。” 黛玉听了,不觉红了脸,笑着说:“人家才把你当正经人,把心里的烦恼告诉你,你反倒拿我打趣。” 宝钗笑着说:“虽说像是打趣,可也是真话。你放心,我在这儿一天,就陪你一天。你有什么委屈、烦恼,尽管跟我说,我能解决的,自然会帮你。我虽说有个哥哥,你也知道他什么样,也就我母亲比你母亲强点儿。咱们也算是同病相怜。你也是个明白人,何必像司马牛那样叹息呢?你刚才说的也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明天回家跟妈妈说,说不定我们家还有燕窝,给你送几两来,每天让丫头们熬了,又便宜,又不用惊动太多人。” 黛玉连忙笑着说:“东西是小事,难得你这么贴心。” 宝钗说:“这有什么好挂在嘴边的!我就怕在别人面前照顾不周。只怕你嫌我烦了,我先回去了。” 黛玉说:“晚上再来跟我说说话。” 宝钗答应着就走了,暂且不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