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正在犹豫,忽然听到那边有人喊他。他回头一看,不是别人,正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人围在床边哭泣着叫他。他这才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看着桌上的红灯,窗前的皓月,依然身处这繁华的锦绣世界。他定了定神,回想刚才的事,才明白原来是一场大梦。他出了一身冷汗,却觉得心里清爽了一些。仔细一想,虽然无可奈何,但也只能长叹几声。宝钗早就知道黛玉已经去世了,只是因为贾母等人不许大家告诉宝玉,怕他病情加重,更难医治。宝钗深知宝玉的病其实是因为黛玉而起,丢玉的事还在其次,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把实情说出来,想让宝玉彻底断了念想,神魂能够安定下来,这样或许还有治愈的可能。贾母、王夫人等人不明白宝钗的用意,还责怪她太鲁莽。后来看到宝玉醒了过来,才放下心来。他们立刻到外书房请了毕大夫进来给宝玉诊脉。毕大夫进来诊完脉后,说:“奇怪,这次脉象沉稳,心神安定,郁气也消散了,明天吃点调理的药,就有希望痊愈了。” 说完就出去了。众人这才各自安心散去。
袭人一开始心里埋怨宝钗不该把黛玉去世的事告诉宝玉,只是不好说出口。莺儿在背地里也对宝钗说:“姑娘,你太心急了。” 宝钗说:“你们哪里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反正有我担着。” 宝钗任凭别人说三道四,也不放在心上,只是一心观察宝玉的心病,暗暗想办法治疗。一天,宝玉渐渐神志安定下来,虽然偶尔想起黛玉,还是有些糊涂。袭人便慢慢地劝慰他,说:“老爷选定的宝姑娘为人和善宽厚;嫌林姑娘性格古怪,原本就担心她早逝;老太太怕你不懂事,在病中着急,所以叫雪雁过来哄你。” 宝玉听了,心里还是酸酸的,忍不住落泪。他想寻死,可又想起梦中的话,怕老太太、太太伤心,又放不下。再一想,黛玉已经死了,宝钗又是个出类拔萃的人,这才相信所谓的 “金石姻缘” 是命中注定的,自己心里也想开了一些。宝钗见宝玉的病情没什么大碍了,心里也安稳了。她在贾母、王夫人等人面前尽到了做媳妇的礼数后,就想法子排解宝玉心中的忧愁。宝玉虽然不能经常坐起来,但也时常看到宝钗坐在床前。他难免旧情复发,可宝钗每次都用正言劝解他,还说:“养身要紧,你我既然成了夫妻,也不在乎这一时。” 宝玉心里虽然不痛快,但白天有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等人轮流陪伴,晚上宝钗独自去休息后,贾母又派人来服侍,他也只能安心养病。又见宝钗举止温柔,渐渐地,他对黛玉的爱慕之情,也有一部分转移到了宝钗身上,这都是后话了。
再说宝玉成亲的那天,黛玉白天就已经昏晕过去,可心口还留着一丝微弱的气息,把李纨和紫鹃哭得死去活来。到了晚上,黛玉又缓过来了,微微睁开眼睛,看上去像是要喝水或者喝汤的样子。这时雪雁已经被调走了,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边。紫鹃连忙端来一盏用桂圆汤和梨汁调和的饮品,用小银匙喂了黛玉两三匙。黛玉闭着眼睛静养了一会儿,感觉心里似明似暗的。此时李纨见黛玉稍微缓过来一些,心里明白这可能是回光返照,但估计还能撑半天。于是她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些事情。
这边黛玉睁开眼睛一看,身边只有紫鹃、奶妈和几个小丫头。她一把抓住紫鹃的手,使劲说道:“我不行了。你服侍我这几年,我原本指望咱们俩能一直在一起。没想到我……” 说着,又喘了一会儿气,闭上眼睛歇着。紫鹃见她抓得紧紧的,也不敢乱动。看黛玉的样子,比上午要好一些,还以为她能好起来,可听了这话,心里又凉了半截。过了好一会儿,黛玉又说:“妹妹,我在这里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让他们把我送回去。” 说完,又闭上眼睛不说话了。她的手却越抓越紧,呼吸急促,出气多进气少,已经十分微弱了。
紫鹃慌了神,连忙让人去请李纨,恰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探春,急忙悄悄地说:“三姑娘,快看看林姑娘吧。” 说着,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探春走过去,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冰凉了,眼神也涣散了。探春和紫鹃正哭着,让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急忙进来了。三个人见了面,还没来得及说话。刚给黛玉擦着身子,突然听到黛玉大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 刚说出一个 “好” 字,便浑身冒出冷汗,不再出声了。紫鹃等人急忙扶住她,可她的汗越出越多,身子也渐渐冷了下去。探春和李纨赶紧让人给黛玉梳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就这样,一缕香魂随风飘散,满心的愁绪也只能在三更的梦境中远去了!
当时黛玉气绝的时候,正好是宝玉迎娶宝钗的时辰。紫鹃等人都放声大哭起来。李纨和探春想起黛玉平日里的可爱之处,如今更觉得她可怜,也伤心痛哭起来。因为潇湘馆离新房很远,所以那边并没有听到这边的哭声。大家痛哭了一阵后,只隐隐约约听到一阵音乐声,侧耳细听,却又没有了。探春和李纨走出院子再听,只听到竹梢在风中沙沙作响,月影在墙上移动,四周一片凄凉冷清!不一会儿,她们叫来了林之孝家的,把黛玉的遗体停放好,派人看守,打算明天一早去回禀凤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