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尚荣收到原信和银子,心里很烦闷,知道事情办得不妥当,又添了一百两银子,央求来人带回去,还让帮忙说些好话。哪知道那人不肯带,放下银子就走了。赖尚荣心里不安,立刻写信回家,告诉父亲,让他设法告假赎身。于是赖家托贾蔷、贾芸等人在王夫人面前求情,希望能放赖尚荣出来。贾蔷知道这事办不成,过了一天,假说王夫人不同意,回复了赖家。赖家一边告假,一边派人到赖尚荣的任上,让他称病辞官。王夫人对此一无所知。
贾芸听了贾蔷的假话,心里没了指望,连日在外又输了不少钱,无法偿还,便和贾环商量。贾环本来身无分文,虽然赵姨娘攒了点钱,也早被他花光了,根本没法帮衬别人。他想起凤姐以前对自己刻薄,想趁贾琏不在家,整治巧姐出出气,于是把这个主意告诉贾芸,还故意埋怨贾芸:“你们年纪也不小了,有赚钱的机会又不敢去做,反倒和我这个没钱的人商量。” 贾芸说:“三叔,你这话可就奇怪了,咱们一起玩乐,哪有什么赚钱的事儿。” 贾环说:“前儿不是有人说外藩想买个妾室,你们怎么不和王大舅商量,把巧姐说给他呢?” 贾芸说:“叔叔,我说句不怕你生气的话,外藩花了钱买人,还能和咱们有往来吗?” 贾环在贾芸耳边说了些话,贾芸虽然点头,但只当贾环是小孩子说的话,没当回事。恰好王仁来了,说:“你们俩在商量什么,瞒着我呢?” 贾芸便把贾环的话低声告诉了他。王仁拍手说:“这倒是件好事,还能赚笔银子。只怕你们不敢做,要是你们敢,我是亲舅舅,能做主。只要环老三在大太太面前一说,我再找邢大舅说说,太太们问起来,你们一起说好就行。” 贾环等人商量好后,王仁便去找邢大舅,贾芸则去回禀邢夫人和王夫人,把事情说得天花乱坠。
王夫人听了,虽然觉得有几分道理,但心里还是不太相信。邢夫人听说邢大舅知道这事,心里挺愿意,便派人把邢大舅找来询问。邢大舅已经听了王仁的话,又想着能分点好处,便在邢夫人面前说:“要说这位郡王,那可是极有身份的。要是应了这门亲事,虽说不是正室,但只要一过门,姊夫的官肯定能恢复,咱们家的声势也能重振。” 邢夫人本来就没主见,被傻大舅一番假话哄得心动,又把王仁找来一问,王仁说得更加热闹。于是邢夫人反倒派人出去追贾芸,让他去说这门亲事。王仁立刻找人到外藩的公馆说了此事。那外藩不清楚底细,便要派人来相看。贾芸又买通了相看的人,说明 “这事儿本来是瞒着全家的,只说是王府相亲。等事成了,有她祖母做主,亲舅舅做媒,不用担心。” 相看的人答应了。贾芸便给邢夫人送信,也回禀了王夫人。李纨和宝钗等人不知道内情,只当是件好事,也都很高兴。
那天,果然来了几个女人,都穿着艳丽的衣服。邢夫人把她们接进去,聊了些家常。来人知道邢夫人是诰命夫人,也不敢怠慢。邢夫人因为事情还没定下来,也没跟巧姐说明,只说有亲戚来探望,让她去见见。巧姐毕竟是个孩子,也没多想,便跟着奶妈过来了。平儿不放心,也跟着一起来了。只见有两个打扮得像宫人的女人,见了巧姐,把她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又起身拉着巧姐的手看了一遍,稍微坐了一会儿就走了。这让巧姐觉得很害羞,回到房间里心里纳闷,心想没这门亲戚,便问平儿。平儿一开始看到来人的架势,心里就猜到八九分可能是来相亲的。“可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主,到底不知道是哪家的。要是门当户对的亲事,不该这样相看。看那几个人的样子,不像是本支王府的,倒像是外头的。现在先别跟姑娘说,打听清楚再说。”
平儿心里留意打听。那些丫头婆子都是平儿用过的人,平儿一问,把听到的外头的风声都告诉了她。平儿听了,吓得没了主意,虽然没跟巧姐说,但赶紧跑去告诉李纨和宝钗,求她们告诉王夫人。王夫人知道这事儿不妙,便跟邢夫人说了。怎奈邢夫人相信了兄弟和王仁的话,反而怀疑王夫人不怀好意,说:“孙女儿也长大了,现在琏儿不在家,这事儿我还能做主。况且是她亲舅爷爷和她亲舅舅打听的,难道还能有假!我反正愿意。要是有什么不好,我和琏儿也怪不着别人!”
王夫人听了邢夫人那番话,心里暗自恼火,却也只能强忍着,随便说了几句闲话,便抽身出来,把事情告诉了宝钗,忍不住落下泪来。宝玉赶忙劝慰道:“太太别烦恼,依我看,这事儿成不了。这或许是巧姐儿命中注定要经历这些,只求太太别管了。” 王夫人说道:“你一开口就说疯话。人家都已经说定了,马上就要来接人。要是照平儿说的做,你琏二哥回来还不得埋怨我。别说这是自家侄孙女儿,就算是亲戚家的孩子,也得盼着人家好才行。邢姑娘是咱们做的媒,嫁给你二大舅子,现在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多好。琴姑娘被梅家娶了去,听说日子过得富足安乐。还有史姑娘,是她叔叔做的主,一开始挺好,可如今姑爷得痨病死了,你史妹妹立志守寡,也够苦的。要是巧姐儿错嫁了人家,那我岂不是成了坏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