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独自去度化香菱,将她送到太虚幻境,交给警幻仙子核对名册。刚走过牌坊,就看见那和尚与道士飘飘悠悠地走来。甄士隐迎上去说道:“大士、真人,恭喜恭喜!尘世的情缘都了结清楚了吗?” 和尚与道士回答:“情缘还没有完全了结,不过那块顽石已经回来了。还得把它送回原来的地方,把它下凡的后事交代清楚,才不枉它来这世间走一遭。” 甄士隐听了,便拱手告别。和尚与道士仍旧带着那块玉,来到青埂峰下,将宝玉安置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然后各自云游去了。从此以后,便有了 “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 的说法。
有一天,空空道人又从青埂峰前路过,看到那块补天未用的石头仍在那里,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他便从头到尾细细地看了一遍,发现后面的偈文之后,又详细叙述了许多故事收尾的情节。空空道人点头叹道:“我以前看到石兄这段奇妙的文字,原本就说它可以流传于世,成为传奇,所以曾经抄录过,但那时还没看到它返本还原的结局。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了这样一段佳话,这才知道石兄下凡一次,历经磨砺,修成圆满觉悟,也算是没有遗憾了。只怕时间一长,字迹模糊,反而出现错误,不如我再抄录一遍,找个世间清闲无事的人,托他将其传遍天下,让世人知道这故事看似奇特却又不奇,看似通俗却又不俗,看似真实却又不真,看似虚假却又不假。也许能让那些被尘世之梦困扰的人,听着鸟叫声,唤起回归本心的念头;又或许这故事能像那有灵性的山石,飞来为世人解悟,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空空道人便又抄录了一遍,然后将抄本藏在袖中,来到那繁华昌盛的地方,四处寻找可以托付之人。然而,他所遇到的,不是忙着建功立业的人,就是为衣食奔波的人,哪里有闲情逸致去和石头唠嗑。一直寻到急流津觉迷渡口,发现草庵中睡着一个人。空空道人心想,此人必定是个闲人,便想把这抄录的《石头记》拿给他看看。谁知怎么叫都叫不醒这个人。空空道人又使劲拉他,他才慢慢睁开眼睛,坐起身来。空空道人把抄本递给他,他匆匆看了一遍,便又扔回来说:“这事我亲眼见过,全都知晓。你这抄录的内容没有差错,我只给你指一个人,你托他传出去,就可以为这段新奇的故事画上句号了。” 空空道人急忙问是何人,那人说:“你要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时,到一个叫悼红轩的地方,找一位曹雪芹先生,就说贾雨村托他做此事。” 说完,又躺下睡了。
空空道人牢牢记住这番话,也不知过了多少世多少劫,果然找到了一个叫悼红轩的地方,只见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代的古史。空空道人便把贾雨村的嘱托说了出来,然后将《石头记》拿给曹雪芹看。曹雪芹先生笑着说:“果然是‘贾雨村言’啊!” 空空道人问道:“先生怎么认得此人,还愿意替他传述呢?” 曹雪芹先生笑着回答:“说你空,你肚子里果然空空如也。既然这是假语村言,只要没有文字错误以及前后矛盾的地方,正好可以和两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酒足饭饱之后,于雨夜的灯下,一同消遣寂寞,也不必非得让那些大人物来品鉴传世。像你这样寻根究底,就如同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一般迂腐了。” 空空道人听了,仰天大笑,扔下抄本,飘然而去。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叨:“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就连阅读的人也不知。不过是游戏笔墨,用来陶冶性情罢了!” 后人看到这本奇妙的传记,也曾题过四句诗,作为对作者缘起之言的进一步阐释: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红楼梦结!
封神演义始!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