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在这个时候降临尘世,一头白发,像个落魄的山野之人。数十年来,他一直受困,几次想要安身立命,却总是显得笨拙,多次踏入尘世,反而满心嗔怒。在磻溪还未遇到那如同飞熊入梦般的奇遇,渭水之畔,又怎会知晓会有祥瑞麒麟出现?但他终将迎来风云际会,开创帝王大业,周朝享国八百载,昌盛繁荣,宛如长春之景。
话说在昆仑山玉虚宫,执掌阐教道法的元始天尊,因门下十二弟子犯了红尘之厄,杀罚将至,故而关闭宫门,停止讲道。又因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人俯首称臣,所以三教共同商议,即阐教、截教、人道三等,共同编排出三百六十五位神灵。这些神灵又分为八部,上四部为雷、火、瘟、斗,下四部则是群星列宿、三山五岳以及掌管步雨兴云的善恶之神。此时,成汤气数已尽,周室即将兴起,又恰逢神仙犯戒,元始天尊开启封神之事。姜子牙将享受将相之福,这一切皆是天数注定,并非偶然。正所谓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起,其间必定会有名扬于世之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一日,元始天尊端坐在八宝云光座上,吩咐白鹤童子:“去桃园把你师叔姜尚请来。” 白鹤童子前往桃园去请姜子牙,口中说道:“师叔,老爷有请。” 姜子牙赶忙来到宝殿前,行礼说道:“弟子姜尚拜见师父。” 天尊问道:“你上昆仑山有多少年了?” 姜子牙回答:“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天尊说:“你生来命薄,难以修成仙道,只可享受人间之福。成汤的统治即将终结,周室必将兴盛。你替我代劳封神之事,下山去扶助明主,成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的功劳。此地已不再适合你久留,你要尽快收拾行囊下山。”
姜子牙苦苦哀求:“弟子是真心出家,多年来苦苦修行。如今也修行有年,虽然成功的希望如同在地上滚动芥子想要找到针孔般渺茫,但还是希望老爷大发慈悲,为我指引迷津,让我能有所觉悟。弟子情愿在山中苦行,绝不敢贪恋红尘富贵,还望师父收留。” 天尊说:“你的命数如此,一切皆由天定,怎能违背?” 姜子牙依依不舍,这时,南极仙翁和白鹤童子两位仙翁上前说道:“子牙,机会难得,时机不可错过。况且天数已定,难以逃避。你虽然下山,但等你功成名就之时,自然还有上山之日。” 姜子牙无奈,只得下山,收拾好琴剑、衣物和行囊,起身拜别师尊。他跪地哭泣着问:“弟子领了师父的法旨下山,将来结局会如何呢?” 天尊说:“如今你下山,我有八句偈语,日后自会应验:
十年来困在窘迫之乡,耐心守分暂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垂钓,自有高明之士来访求贤。辅佐圣君成为相父,九十三岁拜将手握兵权。诸侯会合在戊申之年,九十八载封神又过四年。”
天尊说完,又安慰道:“虽然你此次下山,但还有上山的日子。” 姜子牙拜别天尊,又与众位道友辞行,随后带着行囊走出玉虚宫。南极仙翁送姜子牙到麒麟崖,嘱咐道:“子牙,一路保重!”
姜子牙告别南极仙翁后,心中暗自思量:“我上无伯叔兄嫂,下无弟妹子侄,这让我能去哪里呢?我就像那失去树林的飞鸟,没有一处可以栖息。” 忽然,他想起在朝歌有一位结义仁兄宋异人,心想不如去投奔他。姜子牙借助土遁之术,很快来到朝歌,离南门三十五里处,便是宋家庄。姜子牙看到门庭依旧,绿柳长存,不禁感叹道:“我离开这里四十年,没想到风光依旧,只是人面已不同往昔。”
姜子牙走到门前,向看门的人问道:“你们员外在家吗?” 管门人反问:“你是谁?” 姜子牙说:“你就说故人姜子牙前来拜访。” 庄童赶忙进去禀报员外:“外边有个叫姜子牙的故人来访。” 宋异人正在算账,听到姜子牙来了,急忙走出庄子。两人携手相搀,来到草堂,各自施礼拜见后坐下。
宋异人说:“贤弟,为何数十年都没有你的音信?我常常渴慕与你相见,今日能相逢,真是万幸!万幸!” 姜子牙说:“自从与仁兄分别,我一心指望能出世超凡,奈何缘分浅薄,未能如愿。如今来到高庄,能与仁兄相见,是我的幸运。” 宋异人连忙吩咐准备饭菜,又问:“你是吃斋还是吃荤?” 姜子牙说:“既然出了家,哪有饮酒吃荤的道理?我吃斋。” 宋异人说:“酒可是瑶池玉液,洞府琼浆,就是神仙,也会去赴蟠桃会,喝点酒也无妨。” 姜子牙说:“既然仁兄这么说,小弟听从吩咐。” 于是,二人欢快地饮酒。
宋异人问:“贤弟在昆仑山待了多少年了?” 姜子牙说:“不知不觉四十年了。” 宋异人感叹道:“时间过得真快!贤弟在山上都学了些什么?” 姜子牙说:“怎么会不学呢,不然都做些什么事呢?” 宋异人又问:“学的什么道术?” 姜子牙说:“挑水浇松,种桃烧火,煽炉炼丹。” 宋异人笑着说:“这些都是仆役做的事,不值一提。如今贤弟既然回来了,不如找点正经事做,何必还要出家呢?就住在我家,不用再去别处了,我与你相知多年,和别人可不一样。” 姜子牙说:“正是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