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纣王在台上贪图欢乐,纵情逸乐,毫无节制。自古以来,有福之人福德自然而生,无福之人则妖孽丛生。奢侈放纵,乃是导致丧身的根源。纣王日夜沉溺于享乐,全然没有顾忌。
且说妲己自从纣王提出要见神仙仙子后,心里十分忧虑,日夜不得安宁。这日是九月十三日,三更时分,等纣王睡熟后,妲己魂魄出窍,化作一阵风声,来到朝歌南门外,离城三十五里的轩辕坟内。妲己现出原形,众狐狸纷纷前来迎接,又见九头雉鸡精出来相见。雉鸡精说道:“姐姐为何来到此处?你在那深院皇宫之中,享受着无尽的荣华富贵,可曾思念过我们在这里受苦?”
妲己说:“妹妹,我虽然离开了你们,每日侍奉天子,夜夜陪伴君王,但何尝不思念你们。如今天子造完鹿台,想要会见仙姬仙子。我想到一个计策,打算让妹妹和孩儿们,有能变化的,有的变成神仙,有的变成仙子仙姬,去鹿台享用天子的九龙宴席;不能变化的,就安心待在家中看守。到时候妹妹和孩儿们就过来。” 雉鸡精回答道:“我有些事情要处理,不能去赴宴。算起来,大概有三十九名能够变化的。” 妲己吩咐妥当后,一阵风响,又回到宫中,魂魄归入本窍。纣王此时大醉,根本不知道妖精出入。
一夜过去,天明了。第二天,纣王问妲己:“明日就是十五夜,正是月圆之时,不知神仙能否降临?” 妲己奏道:“明日准备三十九席宴席,分三层摆放在鹿台,等候神仙降临。陛下若能会见仙家,必定能延年益寿。” 纣王十分高兴,又问:“神仙降临,可命一位大臣斟酒陪宴。” 妲己说:“必须找一位酒量极大的大臣,才能陪席。” 纣王说:“满朝文武之中,只有比干酒量最大。” 于是传旨宣亚相比干。
不一会儿,比干来到台下朝见纣王。纣王说:“明日命皇叔陪神仙筵宴,到时候在月上时分,到台下等候旨意。” 比干领旨,心中却一片茫然,不知道该如何陪神仙,暗自仰天叹息:“昏君!国家已经如此衰败,国事一天比一天混乱,如今又痴心妄想会见神仙。这又是妖言惑众,岂是国家的吉兆?” 比干回到府中,始终想不出办法。
且说纣王第二天传旨,安排筵宴,在三层台上摆好三十九席,每层摆列十三席。纣王吩咐布置妥当,恨不得太阳快点落山,明月赶紧升起。九月十五日傍晚,比干身着朝服前往台下等候旨意。且说纣王见太阳已经西沉,月光渐渐从东方升起,心中大喜,就像得到了万斛珠玉一样。他拉着妲己在台上观看九龙筵席,只见桌上摆满了珍馐美味,美酒佳肴,色香味俱全。
筵席准备完毕,纣王和妲己进入内廷欢饮,等候神仙前来。妲己奏道:“神仙到来时,陛下不可出去相见。如果泄露了天机,恐怕以后众仙就不肯再降临了。” 纣王说:“御妻所言极是。” 话还没说完,将近一更时分,只听到四下里风声响起。这风声是怎样的呢?有诗为证:
“妖云四起罩乾坤,冷雾阴霾天地昏;纣王台前心胆战,苏妃目下子孙尊。
只知饮宴多生福,孰料贪杯惹灭门?怪气已随王气散,至今遗笑鹿台魂?”
在轩辕坟内的那些狐狸,长期汲取天地间的灵气,沐浴日月的精华,有的修炼了一两百年,有的则修炼了三五百年。如今,它们按照妲己的安排,幻化成仙子、仙姬、神仙的模样来到鹿台。一时间,它们身上的妖气弥漫开来,瞬间将那一轮明月笼罩,风声呼啸,犹如虎吼一般。只见台上飘飘然落下许多人来,随着那妖气稍稍散去,月光渐渐清晰。妲己见状,悄悄对纣王说:“仙子们来了。” 纣王急忙隔着帘子望去,只见这些仙子们身着五彩华服,颜色各异,有青色、黄色、赤色、白色、黑色。其中,有的头戴鱼尾冠,有的戴着九扬巾,有的是一字巾,还有的是陀头打扮,或是梳着双丫髻,更有那盘龙云髻的,个个都如同传说中的仙子仙姬一般。纣王在帘内看着,心中十分欢喜。
这时,有一位仙人开口说道:“众位道友,稽首了。” 其他众仙纷纷还礼,说道:“今日承蒙纣王设宴,在鹿台款待我等,实在是厚礼。但愿国祚能够千年永存,皇基稳固,千秋万代。” 妲己在帘内传旨:“宣陪宴官上台。” 比干登上台来,在月光下一看,眼前的景象果然如纣王所说,这些仙人个个都有仙风道骨之态,仿佛都是长生不老之人。比干心中暗自思量,此事实在难以理解,这些仙人究竟是真是假?但他也只能向前行礼。
其中一位道人问道:“先生是何人?” 比干回答道:“卑职是亚相比干,奉旨前来陪宴。” 道人说:“既然有缘在此相会,便赐你千年寿命。” 比干听了,心中不禁起疑。这时,帘内传旨斟酒,比干手持金杯,依次为三十九席斟酒。他身为相位,却未能识破这些人的妖气,只是抱着金壶,站在一旁侍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