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家四将号称天王,其中青云剑更是异常厉害。拨动琵琶,便能致人于死地;撑开混元伞,日光都为之失色。且不说那烈火能将人焚毙,单论花狐貂善于吞噬的本领就十分高强。纵使他们拥有诸多稀世珍宝,可一旦遇上丙灵公,也难逃丧命的结局。
话说南宫适、武吉将鲁雄、费仲、尤浑三人押到辕门,通报给姜子牙。姜子牙下令:“把他们带进来!” 鲁雄傲然站立,费仲、尤浑两个奸臣则吓得跪地求饶。
姜子牙说道:“鲁雄,你应该明白时务,顺应天心,知晓天理,明辨真假。如今四方诸侯都知道纣王罪恶滔天,已有三分之二的人弃纣归周。你又何苦逆天而行,自寻杀身之祸呢?如今你已被擒,还有什么可说的?”
鲁雄大声喝道:“姜尚!你曾是纣王的臣子,担任大夫之职,如今却背主求荣,实在称不上是良臣豪杰。我如今被擒,食君之禄,就当为君赴难,今日唯有一死而已!又何必多费口舌?” 姜子牙命人:“先将他们关押在后营。”
随后,姜子牙再次登上土台,布起罡斗,施展法术,将彤云驱散,太阳重新显现出来。那太阳炽热如火,岐山脚下的冰瞬间开始融化。鲁雄带来的五万人马,被冻死了三五千,剩下的人慌忙逃进五关。
姜子牙又命令南宫适前往西岐城,去请武王来到岐山。南宫适快马进城,拜见武王。行礼完毕,武王问道:“相父在岐山,天气炎热,陆地上没有阴凉之处,三军将士十分劳苦。你今日来见孤王,有什么事?” 南宫适回答:“臣奉丞相之命,请大王前往岐山。”
武王便带着一众文武大臣,朝着岐山出发。一路上景象如何呢?有诗为证:
君正臣贤国日昌,武王仁德配陶唐;
漫言冰冻擒军死,且听台城斩将亡。
祭赛封神劳圣主,驱驰国事仗臣良;
古来多少英雄血,争利图名尽是伤。
话说武王带着文武大臣往西岐山行进,还没走出二十里,就看见两边沟渠之中,冰块随着水流飘浮。武王询问南宫适,这才知道是姜子牙施法冰冻了岐山。君臣一行人又走了七十里,终于到达岐山。姜子牙迎接武王。
武王问道:“相父请孤王前来,有什么事要商议?” 姜子牙说:“请大王亲自祭祀岐山。” 武王说:“祭祀山川,这是合于礼仪的正事。” 于是上山进入营帐。姜子牙早已设好祭文,武王并不知道,今日实际上是要祭祀封神台,姜子牙只说是祭祀岐山。
众人摆下香案,武王拈香祭拜。姜子牙下令:“把那三个人推上来。” 武吉将鲁雄、费仲、尤浑推到跟前,姜子牙传令:“斩首,然后来报。” 不一会儿,献上三颗首级,武王大惊道:“相父祭祀山川,为什么要杀人?” 姜子牙说:“这两个人是成汤的费仲、尤浑。” 武王说:“奸臣理当斩首。” 姜子牙和武王随后回兵西岐,暂且不表。且说清福神将三人的魂魄引入封神台。
话说鲁雄的残兵败卒逃进关隘,回到朝歌。闻太师在府中,正看着各处送来的战报,比如三山关邓九公报告大败南伯侯的消息。忽然,汜水关韩荣的战报送到,闻太师让人呈上,拆开一看,不禁顿足叫道:“没想到西岐的姜尚如此凶恶!不仅杀死了张桂芳,还擒获了鲁雄,在岐山号令示众,实在是猖獗至极。我本想亲自出征,无奈东南两处战事尚未平息。”
于是,闻太师问吉立、余庆:“我现在再派遣谁去征伐西岐呢?” 吉立回答说:“太师在上,西岐的姜尚足智多谋,兵精将勇,张桂芳都已经失利,九龙岛的四位道者也未能取胜。如今可以发放令牌,命令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前去征伐,或许能够成就大功。”
太师听了,高兴地说:“若不是这四人,难以克制西岐这大患。” 他急忙发放令牌,又点左军大将胡升、胡雷,去交接佳梦关的守关将领之令。使命领命前行,不知不觉,一天就到了佳梦关。使命下马报告:“闻太师有紧急公文。”
魔家四将接过文书,拆开看完,大笑道:“太师用兵多年,如今怎么如此糊涂?西岐不过是姜尚、黄飞虎等人,杀鸡焉用牛刀!” 他们打发来使先回去,弟兄四人点齐十万精兵,即日起兵。他们与胡升、胡雷交接府库钱粮等一应事务完毕,魔家四将辞别胡升,一声炮响,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出发,往西岐而来。这支人马看起来如何呢?
三军齐声呐喊,排列成五方阵营;刀枪闪烁着寒光,如同秋水般凛冽,又像刚出土的麻林一样密密麻麻。开山斧好似秋月般明亮,画杆戟的豹尾随风飘飘;鞭锏左右挥舞,长短刀剑排列如鱼鳞。花腔鼓擂动,催促着军队前进;响阵锣鸣响,传达着收兵的指令。拐子马用来抵御劫寨,金装弩准备冲营;中军帐有镰钩护卫,前后营的刁斗声清晰可闻。临战之时,全靠胸中的策略,用兵还需依照纪律和法度行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