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众军民父老看完告示,纷纷议论道:“周王仁德,闻名海内。姜元帅吊民伐罪,实在是大公无私。我们遭受昏君的欺凌虐待,痛苦深入骨髓,如果不献出城池,那就是叛逆的百姓。” 满城百姓一片哗然,正所谓民变难治。很快,合城的居民都决定按照告示所说的去做。等到三更时分,只听一声呼喊,朝歌城的四门大开,父老军民们一起冲出来,大声喊道:“我们都是军民百姓,愿意献出朝歌,迎接真主!” 喊声震天动地。
且说姜子牙在寝帐中静坐,忽然听到外面云板响起,急忙派人去探问。左右回报说:“军民百姓已经献出朝歌,请元帅定夺。” 姜子牙十分高兴,连忙传令众将:“各门只允许进兵五万,其余人马在城外驻扎,不可入城拥挤骚扰。入城的将士,不可随意杀戮,擅自取用民间财物,违者定按军法斩首!” 姜子牙命令兵马连夜进入朝歌,都按照次序行进,各自按照方位,分别驻扎在东南西北。虽然杀声震天,但百姓们依旧生活安稳。姜子牙将兵马屯扎在午门,诸侯们也都按照次序扎下营寨。
话说纣王在宫中,正与妲己饮酒作乐,忽然听到一片震天的杀声,纣王大惊,急忙问宦官:“这是什么地方传来的喊杀声?真是把朕的胆子都吓破了!” 不一会儿,宦官进宫报告:“启禀陛下!朝歌的军民百姓已经献出了城池,天下诸侯的兵马都驻扎在午门了!” 纣王急忙整理衣服,走出宫殿,召集文武百官,商议大事。纣王说:“没想到军民百姓如此叛逆,竟然把朝歌献出去了,这可怎么办?” 鲁仁杰等人齐声说:“都城已经被攻破,敌军兵临城下,实在难以支撑。如果不背城一战,胜负还难以预料。否则,即使束手待毙,也没有任何用处。” 纣王说:“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纣王吩咐整顿御林军人马,暂且不表。
且说姜子牙在军中,召集众人商议道:“如今大军已经进城,必须与纣王决一死战,早日定下大事。各位贤侯以及大小众将,都要奋勇向前!” 众诸侯齐声说:“我们怎敢不竭尽所能,诛杀无道昏君呢?但凭元帅调遣,虽死不辞。” 姜子牙传令众将,依次出战,不可混乱,违者按军法处置。
只见周营中炮声响起,喊声大振,金鼓齐鸣,声势犹如天翻地覆。纣王在九间殿,听到这样的声音,急忙问侍臣。这时,午门官启奏:“天下诸侯,请陛下答话。” 纣王听罢,急忙传下旨意,自己穿戴好盔甲,命令排列仪仗,率领御林军,让鲁仁杰保驾,雷 -、雷鹏为左右翼。纣王骑上逍遥马,手提金背刀,日月龙凤旗开路,兵器碰撞,锵锵作响。整顿好銮驾后,纣王从午门排出。
只见周营内一声炮响,展开两杆大红旗,一对对人马按照顺序依次而出,十分整齐。纣王看到姜子牙排出的五方队伍,十分森严,兵器整齐,左右分列着大小诸侯,数量何止千数。又见姜子牙的门人众将,一对对侍立两旁,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左右又排列着二十四对身穿大红衣服的军政官,像大雁展翅一样排开。在正中央的大红伞下,姜子牙骑着四不象缓缓而出。姜子牙是怎样的一番模样呢?有赞姜元帅一词:
“四八悟道,修身炼性;仙道难成,人间福度。奉旨下山,辅相国政;窘迫八年,安於义命。收怪有功,仕纣为令;妲士献谗,弃官习静。渭水持竿,溪隐性;八十时来,飞熊入梦。龙虎欣逢,西岐兆圣;先为相父,托孤事定。纣恶巨盈,周德隆盛;三十六路,纷纷相竞。九三拜将,金台盟证;捧毂推轮,古今难定。会合诸侯,天人相应;东进五关,吉凶互订。三死七灾,缘期果证;夜进朝歌,君臣诸胜。灭纣兴周,武功永咏。正是: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运筹帷幄超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旦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话说纣王看到姜子牙,白发苍苍,全身披挂着盔甲,手持宝剑,精神矍铄。又见东伯侯姜文焕、南伯侯鄂顺、北伯侯崇应鸾,当中是武王姬发,总督诸侯,都张着红罗伞,整整齐齐地立在姜子牙后面。姜子牙看到纣王,头戴冲天凤翅盔,身穿赭黄锁子甲,显得十分勇猛。有赞纣王一词:
“冲大盔盘龙交结,吞兽头锁子连环;滚龙袍猩猩血染,蓝宝带紧束腰间。打将鞭悬如铁挤,斩将枪光吐霞斑;坐下马如同獬豸,金背刀闪烁心寒。会诸侯开拱手,逢众将力战多般:论膂力托梁换柱,讲辩难舌战群谈。自古为君多孟浪,可怜总赖化凶顽。”
话说姜子牙看到纣王,连忙微微欠身说道:“陛下!老臣姜尚,身穿甲胄,无法行全礼。” 纣王问道:“你就是姜尚?” 姜子牙回答:“正是。” 纣王怒声道:“你曾是朕的臣子,为何逃到西岐,纵容恶行,反叛朝廷,屡次让王师蒙羞?如今又纠集天下诸侯,进犯朕的关隘,恃强逞凶,目无法纪,如此大逆不道,还有谁比你更过分?你还擅自诛杀天子的使者,罪不可赦。如今朕亲临阵前,你还不放下武器,悔悟认错,依旧抗拒不理,实在可恨!朕今日若不杀你这贼臣,绝不回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