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避乱先归北,世运凌夷渐欲东。自古老臣当爱惜,仁贤一去国虚空。”
却说大夫褒珦从褒城赶来,听说赵叔带被驱逐,急忙入朝进谏:“大王不畏惧上天降下的灾变,罢黜驱逐贤臣,恐怕国家会变得空虚,社稷难以保全。” 幽王大怒,下令将褒珦囚禁在狱中。从此,进谏的道路断绝,贤能豪杰们纷纷心灰意冷。
话分两头。却说那个卖山桑木弓和箕草箭袋的男子,抱着妖女逃到褒地,想要抚养她,却因为缺少乳汁喂养。恰好有个叫姒大的人的妻子,生了女儿却无法养育,男子就送了一些布帛之类的东西,转而把这个女婴要了过来。女婴被抚养长大,取名叫褒姒。论年纪,她虽然只有十四岁,但身材发育得倒像十六七岁行过及笄之礼的模样。她更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头发如同乌云般浓密,手指像削尖的美玉般纤细。有着如花如月的容貌,倾国倾城的姿色。一来姒大居住在偏僻的乡下,二来褒姒年纪还小,所以虽然她有绝世容颜,却没有人来聘娶她。
却说褒珦的儿子洪德,偶然因为收租来到乡间。正好遇到褒姒在门外汲水,虽然她穿着村妇的装扮,但依然无法掩盖她的国色天香。洪德大为惊讶:如此穷乡僻壤,竟然有这样的绝色佳人!他心里暗自盘算:“父亲被囚禁在镐京的狱中,三年了还没有被释放。如果能把这个女子献给天子,就可以赎回父亲的罪过了。” 于是他向邻舍打听女子的姓名和详细情况,回到家后告诉母亲说:“父亲因为直言进谏触犯了君主,又不是犯了不可赦免的大罪。当今天子荒淫无道,四处搜求美色,以充实后宫。有个叫姒大的人的女儿,容貌绝美。如果多拿些金银布帛把她买来献上,请求天子宽恕父亲的牢狱之灾,这就如同当年散宜生救文王出狱的计策一样。” 他的母亲说:“如果这个计策真的可行,何必吝惜钱财。你应当赶紧去办。”
洪德于是亲自来到姒大的家,和姒大谈好价钱,用三百匹布帛买下了褒姒,把她带回家中。给她用香汤沐浴,让她吃精美的食物,给她穿上华丽的衣服,教她各种礼仪,然后带着她来到镐京。洪德先用金银打通了虢公的关节,请求虢公为他转奏幽王,说:“臣褒珦自知罪该万死。珦的儿子洪德,痛心父亲如果死了就不能复生,特地寻访到一位美人,名叫褒姒,进献给大王,用来赎父亲的罪过。希望大王能够赦免臣父!”
幽王听了奏报,立即宣褒姒上殿。褒姒行完叩拜之礼。幽王抬头观看,只见她的姿容神态,是自己从未见过的;她流转目光之际,光彩照人。幽王龙颜大悦。(四方虽然也有人进贡美女,但都不及褒姒的万分之一。)于是,幽王没有通知申后,就把褒姒留在别宫,还降旨赦免褒珦出狱,恢复他的官爵。
当天夜里,幽王就和褒姒同床共寝,其中的鱼水之欢自不必说。从此,他们坐的时候大腿叠着大腿,站的时候并肩而立,喝酒的时候交杯换盏,吃饭的时候用同一个器具。幽王一连十天都不上朝。在朝门外等候朝见的群臣,都无法见到幽王的面容,只能纷纷叹息着离去。这是幽王四年发生的事情,有诗为证:
“折得名花字国香,布荆一旦荐匡牀,风流天子浑闲事,不道龙漦已伏殃。”
幽王自从得到褒姒后,就被她的美色深深迷住,和她住在琼台,大约过了三个月,都没有再进入申后的宫殿。很快就有人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申后。申后心中愤怒不已,一天,她带着一群宫娥,径直来到琼台。正好遇到幽王和褒姒紧挨着坐在一起,两人看到申后前来,竟然都没有起身迎接。申后实在忍无可忍,便骂道:“你是哪里来的下贱婢女,到这里来扰乱宫廷!” 幽王担心申后动手,就用身体挡在褒姒前面,替她回答说:“这是朕新娶的美人,还没有确定名分,所以还没有去朝见你。你不必发怒。” 申后骂了一通后,恨恨地离开了。褒姒问道:“刚才来的是什么人?” 幽王说:“那是王后。你明天可以去拜见她。” 褒姒听了,默默无言。到了第二天,她依然没有去正宫朝见申后。
再说申后在宫中忧愁烦闷,心情始终好不起来。太子宜臼见母亲如此,便跪地问道:“母亲身为六宫之主,为何如此不开心呢?” 申后长叹一声,说道:“你父亲宠幸褒姒,全然不顾嫡妾的名分。将来若这婢女得势,我们母子恐怕就没有立足之地了!” 接着,申后将褒姒不来朝见,以及见到自己也不起身迎接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太子,说着说着,不禁潸然泪下。
太子听后,气愤地说:“此事不难解决。明日是朔日,父王必定会临朝听政。母亲可派宫人前往琼台采摘花朵,引那贱婢出来观看,孩儿我去将她狠狠揍一顿,为母亲出这口气。就算父王怪罪下来,罪责由我一人承担,与母亲无关。” 申后连忙劝阻道:“我儿不可莽撞,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太子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暂时作罢,怀着一腔忿恨离开了王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