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元帅在路上心想:“不砍下密卢的首级,齐侯怎么会相信我?如果事情成功,主公也不会怪罪我。” 于是,他来到马鞭山去见密卢。此时,密卢正与齐兵僵持不下,见黄花来救,很高兴地出来迎接。黄花趁其不备,在马上砍下了密卢的首级。速买大怒,拔刀上马与黄花搏斗。双方的士兵也各自帮助自己的主公,相互厮杀,都有伤亡。速买料想自己无法取胜,便单刀独马径直跑到虎儿斑的营中投降。虎儿斑不相信他,喝令军士把他捆绑起来杀了。可怜令支国的君臣,只因侵扰中原,一时间都死于非命,实在是可悲啊!史官写诗道:“山有黄台水有濡,周围百里令支居。燕山卤获今何在?国灭身亡可叹吁!”
黄花元帅收编了密卢的军队,直奔齐军营地,献上密卢的首级。他详细地说:“国主倾尽全国之力逃到沙漠,向外国借兵报仇。我劝他投降,他不听。如今我亲自砍下密卢的首级,前来投奔您,请求收我为小卒。我愿意率领本部兵马作为向导,追赶国主,以效力微劳。” 桓公看到密卢的首级,不由得相信了他。于是,让黄花作为前锋,率领大军进发,一直抵达无棣城,果然是一座空城,这更让桓公相信黄花的话没错。桓公担心答里呵逃得太远,只留下燕庄公的一支军队守城,其余的全部出发,连夜追击。黄花请求先行探路,桓公派高黑与他同行,大军跟在后面。
到了沙漠地带,桓公催促军队快速前进。走了很久,都没有黄花的消息。眼看天色渐晚,只见白茫茫一片平沙,黑沉沉千重惨雾,冷飕飕几群啼鬼,乱飒飒几阵悲风。寒气逼人,让人毛骨悚然,狂风刮地,人马都惊恐万分,很多军马都因中邪而倒下。当时,桓公和管仲并马而行。管仲对桓公说:“我早就听说北方有旱海,是极其险恶的地方,恐怕这里就是,不能再往前走了。” 桓公急忙传令收兵,可是前后队已经失散了。他们带来的火种,遇到风就熄灭,怎么吹都点不着。管仲保护着桓公,掉转马头急忙往回走。随行的军士们纷纷敲金击鼓,一来是为了驱散阴气,二来是让各队听到声音后聚集过来。只见天昏地暗,东西南北,完全分辨不清方向。不知道走了多远,幸好风停雾散,空中露出半轮新月。众将听到金鼓之声,纷纷追随而来,在一处屯扎下来。
等到天亮,清点众将,人都没少,只是不见了隰朋。军队七零八落,损失了无数人马。好在正值隆冬,毒蛇蛰伏不出,而且军声喧闹,猛兽也都潜藏起来,不然的话,真的会不死也带伤,存活下来的人寥寥无几。管仲见山谷险恶,根本没有人走过的痕迹,急忙下令寻找出路。无奈东冲西撞,道路曲折,始终找不到出口,桓公心里已经开始着急。管仲进言说:“我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与山戎接壤,他们的马大多从漠北而来,可以让虎儿斑挑选几匹老马,看它们往哪里走,我们跟着走,应该能找到出路。” 桓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先走,只见它们曲曲折折地前行,最终走出了谷口。髯翁写诗道:“蚁能知水马知途,异类能将危困扶。堪笑浅夫多自用,谁能舍己听忠谟?”
黄花元帅带着齐将高黑先行,径直朝着阳山方向行进。高黑见后队大军还没跟上来,便让黄花停下来等等,等大军到齐后一起进发。黄花却只顾着催马快走。高黑心中起疑,便勒住马不肯再走。黄花见状,立刻将他擒住,去见孤竹国主答里呵。黄花隐瞒了自己杀死密卢的事,只是说:“密卢在马鞭山兵败被杀,我用诈降之计,已经把齐侯的大军引入了旱海。还擒获了齐将高黑,听候您的发落。” 答里呵对高黑说:“你要是投降,我一定会重用你。” 高黑怒目圆睁,大骂道:“我世代受齐国的恩惠,怎么会向你们这些蛮夷称臣!” 他又转头骂黄花:“你把我骗到这里,我一个人死不足惜。但我主的大军一到,你们君臣就会国破身死,这不过是早晚的事,到时候让你后悔都来不及!” 黄花大怒,拔剑亲手斩下了高黑的首级。高黑真是一位忠臣啊!
答里呵重新整顿军队,准备去夺回无棣城。燕庄公因为兵力少,城中空虚,难以坚守,便下令四面放火,趁着混乱杀出重围,一直退回到团子山下安营扎寨。
再说齐桓公的大军走出迷谷后,没走十里,就遇到了一支军队。派人前去打探,原来是公孙隰朋。于是,两队人马合兵一处,直奔无棣城。一路上,他们看到百姓们扶老携幼,纷纷在路上行走。管仲派人询问,百姓回答说:“孤竹国主赶走了燕兵,已经回到城中,我们之前到山谷中躲避战乱,现在也回家了。” 管仲听后,心中有了破敌之计。他让虎儿斑挑选几个心腹军士,假扮成城中百姓,混在人群中进入城中,只等半夜点火作为内应。虎儿斑依计行事。管仲派竖貂攻打南门,连挚攻打西门,公子开方攻打东门,只留下北门给敌人作为退路。又让王子成父和隰朋分成两路,埋伏在北门之外,只等答里呵出城,就截住将其擒杀。管仲和齐桓公则在离城十里的地方扎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