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周王子带用财物贿赂伊雒的戎族,让他们攻打京师,自己在国内响应。戎族于是入侵,包围了王城。周公孔和召伯廖全力固守。王子带不敢出城与戎族军队会合。襄王派使者向诸侯告急。秦穆公和晋惠公都想与周王结好,各自率领军队讨伐戎族,以救援周朝。戎族得知诸侯的军队来了,焚烧抢掠了东门后就离开了。惠公与穆公见面时,面露惭愧之色。惠公又接到穆姬的密信,信中数落晋侯对贾君无礼,又不接纳各位公子,有许多过错。让他赶快改正以前的错误,不要失去与秦国的旧好。惠公因此对秦国产生了疑虑,急忙班师回朝。丕豹果然劝说穆公趁夜袭击晋军,穆公说:“我们都是为了救援周王来到这里,虽然和晋侯有私怨,但此时不能轻举妄动。” 于是,两国各自回国。
当时,齐桓公也派管仲率领军队救援周朝,听说戎族的军队已经解围,就派人责问戎族首领。戎族首领惧怕齐国的军威,派人谢罪说:“我们这些戎族怎么敢进犯京师呢?是甘叔(王子带)把我们招来的!” 襄王于是驱逐了王子带。王子带逃到齐国。戎族首领派人到京师请罪求和,襄王答应了。襄王追念管仲确定自己王位的功劳,如今又有与戎族讲和的功劳,于是盛宴款待管仲,用上卿的礼节对待他。管仲推辞说:“有国氏、高氏二位在,我不敢接受这样的礼遇。” 再三谦让后,管仲接受了下卿的礼节才返回。
这年冬天,管仲生病了,桓公亲自前去探望。看到管仲十分消瘦,桓公握住他的手说:“仲父的病很重了。如果不幸一病不起,我该把政事托付给谁呢?” 当时宁戚、宾须无已经先后去世。管仲叹息道:“可惜啊,宁戚!” 桓公说:“除了宁戚,难道就没有人了吗?我想任用鲍叔牙,你觉得怎么样?” 管仲回答说:“鲍叔牙是个君子。然而,他不适合执政。他对善恶过于分明。喜欢好人是可以的,但厌恶坏人太过分了,谁能受得了呢?鲍叔牙看到别人的一点恶行,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 桓公说:“隰朋怎么样?” 管仲回答说:“差不多可以。隰朋不耻下问,在家里也不忘公事。” 说完,管仲长叹一声,说:“上天造就隰朋,是让他做我的口舌。我死了,口舌怎么能独自存在呢?恐怕国君任用隰朋也不会长久!” 桓公说:“那么易牙怎么样?” 管仲回答说:“国君即使不问,我也要说。那易牙、竖刁、开方三个人,千万不能亲近!” 桓公说:“易牙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给我吃,让我满足口腹之欲,这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儿子,难道还有可疑之处吗?” 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比爱自己的儿子更深厚的。他连自己的儿子都忍心杀害,对国君又怎么会有真心呢?” 桓公说:“竖刁阉割自己来侍奉我,这说明他爱我胜过爱自己的身体,难道还有可疑之处吗?” 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他连自己的身体都忍心残害,对国君又怎么会有真心呢?” 桓公说:“卫公子开方,放弃他千乘之国的太子之位,来做我的臣子,因为我宠爱他。他父母去世都不回去奔丧,这说明他爱我胜过爱他的父母,这总没有可疑之处了吧。” 管仲回答说:“人之常情,没有比父母更亲近的。他连自己的父母都忍心抛弃,对国君又怎么会有真心呢?况且千乘之国的封地,是人们最大的欲望。他放弃千乘之国来侍奉国君,他的期望肯定超过了千乘之国。国君一定要远离他们,不能亲近,亲近了必然会使国家大乱!” 桓公说:“这三个人侍奉我已经很久了。仲父你平日里怎么从来没说过一句话呢?” 管仲回答说:“我之所以不说,是为了顺应国君的心意。就好比治水,我为您筑起堤防,不让水泛滥。现在堤防没有了,将会有洪水泛滥的祸患,国君一定要远离他们!” 桓公默默地退了出去。至于管仲的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