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再说鲁文公名叫兴,是鲁僖公嫡夫人声姜的儿子,在周襄王二十六年继承君位。鲁文公娶了齐昭公的女儿姜氏为夫人,生了两个儿子,叫恶和视。他的宠妾秦女敬嬴,也生了两个儿子,叫倭和叔肹。四个儿子中,倭年纪最大。但恶是嫡夫人所生,所以鲁文公立恶为世子。当时鲁国任用三桓处理政务。孟孙氏的公孙敖,生了儿子谷和难。叔孙氏的公孙兹,生了儿子叔仲彭生和叔孙得臣。鲁文公让彭生担任世子的太傅。季孙氏的季无佚,是季友的儿子,季无佚生了行父,也就是季文子。鲁庄公有个庶子叫公子遂,也叫仲遂,住在东门,因此也叫东门遂。从鲁僖公时期开始,他就和三桓一起参与政事。论起辈数,公孙敖与仲遂是再从兄弟,季孙行父又是下一辈了。因为公孙敖得罪了仲遂,客死在国外,所以孟孙氏失势,反而由仲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掌权。
再说公孙敖是如何得罪仲遂的。公孙敖娶了莒国女子戴己为正妻,她是谷的母亲;戴己的妹妹声己,是难的母亲。戴己病逝后,公孙敖生性淫荡,又去莒国聘娶戴己家族的女子。莒国人推辞说:“声己还在世,应该让她做继室。” 公孙敖说:“我弟弟仲遂还未娶妻,就给仲遂下聘礼吧。” 莒国人答应了。鲁文公七年,公孙敖奉国君之命前往莒国访问,顺便为仲遂迎娶新娘。到了鄢陵,公孙敖登上城楼远望,看到莒国女子容貌十分美丽,当晚就与她同宿,自己把她娶回了家。仲遂见自己的妻子被夺,十分愤怒,向鲁文公哭诉,请求出兵攻打公孙敖。叔仲彭生劝谏说:“不行。我听说:‘兵在内为乱,在外为寇。’幸而没有外敌入侵,怎么能开启内乱呢?” 鲁文公于是召见公孙敖,让他把莒国女子退还莒国,以平息仲遂的怨恨。公孙敖与仲遂兄弟俩又和好如初。公孙敖一心思念莒国女子,到了第二年,他奉命前往周朝,奔襄王的丧,却没有到京师,而是带着吊丧的财物,私自前往莒国,与莒国女子夫妇团聚。鲁文公也没有追究,让公孙敖的儿子谷主持孟氏的祭祀。此后,公孙敖忽然思念故国,派人告诉谷,谷转而向他的叔父仲遂求情。仲遂说:“你父亲如果想回来,必须依我三件事才行。不许入朝,不许参与国政,不许携带莒国女子。” 谷派人回复公孙敖。公孙敖急于回国,欣然答应。公孙敖回到鲁国三年,果然闭门不出。忽然有一天,他把家中所有的财宝、金帛都取出来,又前往莒国。孟孙谷想念父亲,过了一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仲孙蔑年纪还小,于是立孟孙难为卿。没过多久,莒国女子去世,公孙敖又想回到鲁国,把所有家财都献给鲁文公,也给了仲遂一份,让他的儿子孟孙难替自己请求回国。鲁文公答应了,公孙敖于是又回到鲁国。走到齐国时,他生病无法前行,死在了堂阜。孟孙难坚决请求把父亲的灵柩运回鲁国。孟孙难是罪人之后,又暂时主持宗族祭祀,等待仲孙蔑长大,所以不太参与政事。季孙行父认为仲遂与彭生、得臣是叔父辈,每件事都不敢擅自做主。而彭生为人仁厚,担任太傅之职。得臣多次掌管兵权,所以仲遂和得臣二人,尤其掌握着实权。敬嬴依仗鲁文公的宠爱,怨恨自己的儿子不能成为继承人,于是用重金贿赂结交仲遂,把自己的儿子倭托付给他,说:“将来倭如果能成为国君,鲁国就和你共同治理。” 仲遂感激她的托付,有心要拥戴公子倭。他心想:“叔仲彭生是世子恶的老师,肯定不会和我合谋。而叔孙得臣,生性贪婪,贪图贿赂,可以用利益打动他。” 于是,仲遂时常把敬嬴赏赐的财物分赠给得臣,说:“这是嬴氏夫人让我送给你的。” 又让公子倭时常到得臣家中,态度谦恭地请教问题,所以得臣也倾向于公子倭。
周匡王四年,也就是鲁文公十八年。这年春天,鲁文公去世,世子恶主持丧事并即位。各国都派使者前来吊唁慰问。当时齐惠公元刚刚即位,想要改变商人(齐懿公)的暴政,特地派人到鲁国,参加鲁文公的葬礼。仲遂对叔孙得臣说:“齐国和鲁国世代交好。桓公和僖公,亲如兄弟。孝公时两国结怨,到了商人当政时,更是成为仇敌。如今公子元新立,我国还没有去祝贺,而他们却先派人来参加葬礼,这是想要修好的美意,我们不能不去答谢。趁着这个机会,与齐国结交为外援,以拥立公子倭,这是一条计策。” 叔孙得臣说:“你去的话,我和你一起去。” 究竟二人到齐国后,会商量出什么事来,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