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起说:“各位如此惧怕楚国,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它蚕食各国吗?倘若楚国的军队从陈国、蔡国逐渐波及到其他国家,我们国君也不敢再管了。” 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人回应。当时宋国的右师华亥也在会上,韩起单独对他说:“在宋国举行的盟会,是你们家先右师倡导的,约定南北两国停止战争,如果有谁先发动战争,各国就共同讨伐他。如今楚国首先破坏盟约,对陈国、蔡国用兵,你却袖手旁观,一言不发,这不是楚国不讲信用,而是你们国家欺瞒大家。” 华亥吓得瑟瑟发抖,回答说:“我们小国怎么敢欺瞒,得罪盟主呢?只是蛮夷之人不顾信义,我们小国也无可奈何。如今各国长期放松武备,一旦用兵,胜负难以预料。不如遵守弭兵的盟约,派一名使者为蔡国求情,楚国必定无话可说。”
韩起见各国大夫都有惧怕楚国的意思,料想鼓舞他们出兵救援蔡国是不可能了,于是商议写了一封信,派大夫狐父,直接前往申城,拜见楚灵王。蔡洧见各国不肯发兵救援蔡国,痛哭着离开了。狐父到了申城,呈上书信。楚灵王拆开信一看,大致内容是:“从前在宋国举行盟会,南北各国相交,本是以停止战争为目的。在虢地的盟会,又重申了旧约,鬼神都见证了。我们国君率领诸侯严格遵守约定,不敢轻易发动战争。如今陈国、蔡国犯了罪,贵国勃然大怒,兴兵讨伐,这是出于义愤,暂且可以理解。但罪人已经被诛杀,军队却还没有撤回,贵国该如何解释呢?各国大夫和执政官员,都聚集到我国,责备我们国君有拯救危难、排解纷争的责任,我们国君深感惭愧!又担心征调军队会违背盟约,所以派我韩起会合各位大夫,共同写了这封信,为蔡国求情。倘若贵国念及往日的友好,保存蔡国的宗庙,我们国君以及同盟各国,都会感激您的恩赐,又岂止是蔡国人。” 信的末尾,宋、齐等国的大夫都签了名字。
楚灵王看完信,笑着说:“蔡国都城很快就要被攻下了,你们想用几句空话来解围,把我当三岁小孩吗?你回去回复你们国君,陈国、蔡国是我的属国,和你们北方国家无关,用不着你们操心。” 狐父还想苦苦哀求,楚灵王却起身走进内室,也没有写回信。狐父只好怏怏地回去了。晋国君臣虽然痛恨楚国,但也无可奈何。正所谓:“有力无心空负力,有心无力枉劳心。若还心力齐齐到,涸海移山孰敢禁!”
蔡洧在返回蔡国的途中,被楚国的巡逻军队抓获,随后被押解到公子弃疾的营帐前。公子弃疾威胁他,试图让他投降,然而蔡洧坚决不从,于是被囚禁在后军之中。公子弃疾得知晋国不会前来救援,便加大了攻城的力度。公孙归生忧心忡忡地说:“事情已经万分紧急!我愿意拼上性命,直接前往楚营,劝说他们退兵。万一他们听从了,就能避免百姓生灵涂炭。” 世子蔡有焦急地说道:“城中的各项调度,全都依赖大夫您,您怎么能丢下我离开呢?” 公孙归生回答说:“殿下如果舍不得我走,我的儿子朝吴可以出使楚营。” 世子蔡有赶忙召来朝吴,含着泪派他前往楚营。
朝吴出城后,前往楚营拜见公子弃疾,弃疾以礼相待。朝吴诚恳地说:“公子您派重兵攻打蔡国,蔡国自知灭亡在即。然而,我们至今不明白到底犯了什么罪。如果是因为先君蔡般失德,得不到楚王的赦免,可世子又有什么罪呢?蔡国的宗庙社稷又有什么罪呢?恳请公子怜悯并明察!” 公子弃疾回应道:“我也知道蔡国并非罪该灭亡,只是我奉命攻城,如果无功而返,回去必定会获罪。” 朝吴接着说:“我还有一言,恳请公子屏退左右。” 公子弃疾大方地说:“你但说无妨,我的左右之人不会有问题。” 朝吴于是说道:“楚王得国的手段不正当,公子您难道不知道吗?但凡有良知的人,无不对此心怀怨愤!而且,楚王对内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用于建造宫殿等土木工程,对外频繁发动战争,让百姓疲于奔命,不体恤民情,贪得无厌。去年灭掉陈国,如今又诱杀蔡侯。公子您如果不顾及杀君之仇,还为他效力,等到民怨沸腾的时候,公子您也会分担一半的怨恨!公子您贤明且声誉远扬,又有‘当璧’的祥瑞征兆,楚国人都希望公子您能成为国君。倘若您能反戈一击,讨伐楚王弑君虐民的罪行,必定会得到人心的响应,又有谁能与公子您抗衡呢?这与侍奉无道之君,招来万民怨恨相比,哪个更好呢?公子倘若有幸听从我的计策,我愿意率领城中幸存的百姓,为公子您冲锋在前。” 公子弃疾听完,假装愤怒地说:“你这匹夫,竟敢用花言巧语离间我和楚王!本该将你斩首,暂且把你的脑袋寄在你的脖子上。你回去告诉世子,赶紧捆绑自己出城投降,或许还能保全性命。” 说完,喝令左右将朝吴带出营帐。
原来,当初楚共王有五个宠妾所生的儿子:长子叫熊昭,也就是后来的康王;次子叫围,即楚灵王虔;三子叫比,字子干;四子叫黑肱,字子晰;最小的就是公子弃疾。楚共王想在这五个儿子中选一人立为世子,心中犹豫不决,于是举行盛大祭祀,向群神祷告说:“请神灵在这五个儿子中,挑选一位贤能且有福之人,让他主持国家社稷。” 随后,楚共王将一块玉璧秘密埋在太室的庭院中,并暗自记住位置,让五个儿子各自斋戒三天后,在五更时分进入宗庙,依次拜谒祖先。看谁在拜祭时,位置正对着玉璧,那个人就是神灵所选立的人。康王先进去,跨过了埋玉璧的地方,在前面下拜。灵王下拜时,手肘碰到了玉璧。子干和子晰,离玉璧很远。当时公子弃疾年纪还小,由保姆抱着进去下拜,正好跪在玉璧的纽上。楚共王心里明白这是神灵保佑弃疾,对他愈发宠爱。因为楚共王去世时,公子弃疾年纪尚小,所以康王先被立为国君。然而,楚国大夫中知道埋璧这件事的人,都清楚公子弃疾应当成为楚王。今日朝吴提及 “当璧” 的祥瑞,公子弃疾担心这话传扬出去,会被楚灵王猜忌,所以故意装作发怒,把朝吴打发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