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员向吴王进言,打算将楚国的宗庙全部拆毁。孙武进谏道:“用兵需师出有名,秉持正义行动才是正道。楚平王废掉太子建,而立秦女所生之子为太子,他任用谗佞贪婪之人,在国内屠戮忠良之士,对外又对诸侯施以暴行,正因如此,我们吴国才能打到这里。如今楚国都城已被攻破,应当召回太子建的儿子芈胜,拥立他为楚国国君,让他主持宗庙祭祀,取代楚昭王的位置。楚国人怜悯故太子无辜蒙冤,必然会安心顺从,而芈胜也会心怀吴国的恩德,世世代代向吴国进贡不绝。大王即便赦免楚国,实际上仍能掌控楚国。这样一来,我们既能获得好名声,又能得到实际利益,可谓名实兼备啊!” 然而,阖闾一心贪图灭掉楚国,并未听从孙武的建议,而是下令焚毁了楚国的宗庙。唐国国君和蔡国国君在此时各自告辞,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阖闾又在章华台大摆宴席,宴请群臣。乐工演奏着欢快的乐曲,群臣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唯有伍员痛哭不止。阖闾问道:“你为楚国报仇的心愿已经实现了,为何还如此悲伤呢?” 伍员含泪答道:“楚平王已经去世,楚王又逃走了,我父兄的大仇,还未报得万分之一啊。” 阖闾又问:“那你打算怎么做?” 伍员回答:“恳请大王准许我掘开楚平王的坟墓,开棺斩首,这样才能消解我心头之恨。” 阖闾说:“你为我做了很多事,我又怎会吝惜一具枯骨,不以此来慰藉你的私仇呢?” 于是答应了伍员的请求。
伍员打听得知,楚平王的坟墓在东门外的地方室丙庄寥台湖,便带领本部兵马前往。但只见平原上衰草连天,湖水茫茫一片,根本不知道坟墓究竟在哪里。他派人四处搜寻,却毫无踪迹。伍员捶胸顿足,仰天大哭道:“天啊,天啊!难道不让我报父兄之仇了吗?”
这时,忽然有一位老者走上前来,作揖问道:“将军为何想要找到楚平王的坟墓呢?” 伍员说:“楚平王抛弃亲子、抢夺儿媳,杀害忠良、任用奸佞,灭掉了我的宗族。我活着时不能亲手杀了他,死后也要戮他的尸体,到地下去告慰父兄的在天之灵。” 老者说:“平王自知结怨太多,担心有人发掘他的坟墓,所以将自己葬在了湖中。将军若一定要找到他的棺材,必须把湖水抽干,才能找到。” 说完,老者登上寥台,指明了大致的方位。
伍员派善于潜水的人下水寻找,果然在台东边找到了石椁。他让军士们每人背来一沙袋,堆积在坟墓旁,堵住流水。然后凿开石椁,发现里面有一口棺材,十分沉重。打开一看,里面只有衣冠和数百斤精铁。老者说:“这是疑棺,真正的棺材还在下面。” 众人又移开石板,下层果然还有一口棺材。伍员下令毁掉这口棺材,把里面的尸体拖了出来,经过查验,确实是楚平王的遗体。尸体经过水银浸泡,皮肤和肌肉都没有腐烂。伍员一见到这具尸体,顿时怨气冲天,他手持九节铜鞭,狠狠地抽打了三百下,打得尸体皮开肉绽、骨头断裂。接着,他用左脚踩着楚平王的腹部,右手挖出他的眼珠,痛斥道:“你活着的时候,白白长了一双眼睛,却不能分辨忠奸,听信谗言,杀害我的父兄,他们难道不冤枉吗!” 随后,伍员砍下楚平王的头颅,毁掉他的衣服、被子和棺材,将骸骨扔在了原野上。髯翁为此称赞道:“怨不可积,冤不可极。极冤无君长,积怨无存殁。匹夫逃死,戮及朽骨。泪血洒鞭,怨气昏日。孝意夺忠,家仇及国。烈哉子胥,千古犹为之饮泣!”
伍员鞭挞完楚平王的尸体后,问老者:“您为何知道楚平王的埋葬之处,以及棺材的秘密呢?” 老者说:“我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的石工。昔日平王命令我们五十多个石工砌造疑冢,他担心我们泄露秘密,坟墓建成后,就把我们这些石工全都杀了埋在冢内,只有我偷偷逃走,才幸免于难。今日感佩将军孝心恳切,特地前来指明,也算是为那五十多个冤死的石工稍稍报仇雪恨。” 伍员听后,取出金帛,重重酬谢了老者,然后离去。
再说楚昭王乘船向西渡过沮水,又转而向南渡过长江,进入了云梦泽。途中,有数百名草寇在夜里劫持了昭王乘坐的船只,他们手持兵器攻击昭王。当时,王孙繇于就在昭王身旁,他用身体护住昭王,大声喝道:“这是楚王,你们想干什么?” 话还没说完,他的肩膀就被兵器击中,鲜血一直流到脚跟,随即昏倒在地。草寇们说:“我们只知道要抢夺钱财宝物,可不管什么楚王!况且楚国的令尹等大臣都那么贪婪受贿,何况我们这些小老百姓呢?” 于是,他们大肆搜掠船上的金银财宝。箴尹固急忙扶着昭王上岸躲避。昭王呼喊:“谁来保护我的妹妹,别让她受伤!” 下大夫钟建赶忙背起季芈,跟着昭王上了岸。他们回头望去,只见那群草寇放火烧了船只,便在夜里匆忙逃了好几里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