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魏昭王和韩厘王奉周王之命,合纵讨伐秦国。秦国派白起率兵迎战,在伊阙展开大战,斩杀二十四万人,俘虏韩国将领公孙喜,夺取武遂地区二百里土地;接着攻打魏国,夺取河东地区四百里土地。昭襄王非常高兴,因为七国都称王,没什么特别的,他想另立帝号,以显示尊贵,但又不好意思独自称帝,于是派人对齐湣王说:“如今天下都称王,不知谁才是真正的霸主。我想称西帝,主宰西方;尊齐国为东帝,主宰东方;平分天下,大王觉得怎么样?” 齐湣王拿不定主意,询问孟尝君。孟尝君说:“秦国因为强横,被诸侯厌恶,大王不要效仿。” 过了一个月,秦国又派使者到齐国,约齐国一起讨伐赵国。恰好苏代从燕国再次来到齐国,齐湣王先向苏代请教关于并称帝号的事情。苏代回答说:“秦国不把帝号给其他国家,唯独给齐国,这是尊重齐国。拒绝它,就会违背秦国的意愿;直接接受,又会被诸侯厌恶。希望大王接受帝号但不要称帝。让秦国先称帝,如果西方诸侯都尊奉它,大王再称帝,主宰东方,也不晚;如果秦国称帝后,诸侯厌恶它,大王就可以把这当作秦国的罪过。” 齐湣王说:“我接受您的教导。” 又问:“秦国约我们讨伐赵国,这件事怎么样?” 苏代说:“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事情就办不成。赵国没有罪过却去讨伐它,得到土地是秦国获利,齐国得不到好处。如今宋国无道,天下都称它为‘桀宋’。大王与其讨伐赵国,不如讨伐宋国,得到土地可以据守,得到百姓可以统治,还能有讨伐暴君的名声,这是像商汤、周武王那样的正义之举。” 齐湣王非常高兴,于是接受帝号但不称帝。他厚待秦国使者,拒绝了秦国讨伐赵国的请求。秦昭襄王称帝才两个月,听说齐国仍然称王,也去掉帝号,不敢再称了。
话说宋康王是宋辟公辟兵的儿子,剔成的弟弟。他的母亲梦见徐偃王前来投胎,因此给他取名为偃。偃生来就有奇特的相貌,身高九尺四寸,脸宽一尺三寸,眼睛如同巨星,面容透着神采,力气大到能把铁钩弯曲。在周显王四十一年,他赶走哥哥剔成,自立为王。
偃即位十一年时,国内有人在探鸟巢时,发现一枚蜕皮的卵,里面有只小鹯,人们觉得这是奇事,就献给了宋王偃。偃招来太史占卜。太史布卦后上奏说:“小的却能生出大的,这是由弱变强、崛起成为霸王的征兆。” 偃高兴地说:“宋国一直很弱小,我若不振兴它,还指望谁呢。” 于是他大量挑选壮丁,亲自训练,得到了十万多精锐士兵。
偃向东讨伐齐国,夺取了五座城;向南打败楚国,开拓了三百多里土地;向西又击败魏军,拿下两座城;还灭掉了滕国,占据了它的地盘。之后他派使者与秦国交好,秦国也派使者回访。从此,宋国号称强国,与齐国、楚国、三晋并列。偃于是自称为宋王,自认为天下英雄无人能及,急于成就霸王之业。每次临朝,他都让群臣齐呼万岁。堂上一呼喊,堂下群臣响应,门外的侍卫也跟着呼喊,声音能传到数里之外。
偃还用皮革袋子装满牛血,悬挂在高竿上,拉弓射箭。他的弓强劲有力,箭能射透皮革袋子,牛血像雨一样从空中洒落。他派人在集市上宣扬说:“我们大王射天取得了胜利。” 想用这种方式恐吓远方的人。他还常常彻夜饮酒,强迫群臣喝酒,却暗中让身边的人用热水代替酒自己喝。那些平时酒量很大的群臣,都醉得东倒西歪,无法行礼;只有宋王偃还清醒着。身边阿谀奉承的人都说:“君王酒量如海,喝千石都不会醉。”
偃还大肆搜罗妇人寻欢作乐,一夜能与数十名女子欢好,还让人传言:“宋王精神非凡,能抵得上数百人,从不感到疲倦。” 以此来炫耀自己。有一天,他出游到封父的废墟,遇见一位采桑的妇人,觉得她十分美丽,便筑起青陵台来眺望她。后来打听到她是舍人韩凭的妻子息氏。宋王派人向韩凭传达意思,让他献出妻子。韩凭把这件事告诉息氏,询问她的意愿。息氏作诗回答道:
南山有鸟,北山张罗;鸟自高飞,罗当奈何?
宋王对息氏念念不忘,派人直接到她家中抢夺。韩凭看着息氏被带上车离去,心中悲痛难忍,于是自杀了。宋王召息氏一起登上青陵台,对她说:“我是宋王,能让人富贵,也能让人死亡。况且你的丈夫已经死了,你还能归向何处?若顺从了我,我就立你为王后。” 息氏又作诗回答:
鸟有雌雄,不逐凤凰;妾是庶人,不乐宋王。
宋王说:“你如今已经到了这里,即使不想顺从,也由不得你了!” 息氏说:“请允许我沐浴更衣,拜别亡夫的灵魂,然后再侍奉大王。” 宋王答应了。息氏沐浴更衣完毕,朝着空中拜了两拜,便从台上纵身跳下。宋王急忙让人去抓她的衣服,却没来得及,一看,息氏已经断气了。在她身边检查,在裙带上发现一幅书信,上面写着:“死后,希望能将我的遗骨与韩凭合葬在一个坟墓里,黄泉之下也感恩戴德!” 宋王大怒,故意将两人分葬在两个坟墓,相隔甚远,让他们东西相望却不能靠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