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于期将檄文四处传播。秦国人中很多人早就听闻过吕不韦进献妾室的事情,如今看到檄文中提及怀孕、奸生等内容,都信以为真。虽然畏惧文信侯吕不韦的威严,不敢公然响应起兵,但也难免产生了观望的想法。当时,彗星先在东方出现,接着在北方出现,而后又在西方出现,占卜的人说国家中将会有战乱发生,人心因此开始动摇。樊于期把屯留及其附属县的壮丁,全部编入军队,攻下了长子、壶关,兵力越发强盛。张唐得知长安君已经谋反,连夜奔赴咸阳报告变故。秦王政看到檄文后勃然大怒,立刻召来尚父吕不韦商议对策。吕不韦说:“长安君年纪尚小,不可能策划此事,这必定是樊于期所为。樊于期有勇无谋,他一出兵就会被擒获,不必过于忧虑。” 于是,秦王政任命王翦为大将,桓齮、王贲为左右先锋,率领十万大军,前去讨伐长安君。
再说蒙骜与庞暖对峙,一直等待长安君的接应却始终不见踪影,正感到疑惑惊讶时,收到了那篇檄文,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惊失色,说道:“我与长安君一同出征,如今攻打赵国没有战功,而长安君又造反,我怎能逃脱罪责?如果不调转矛头平定叛逆,如何能为自己开脱?” 于是,蒙骜传令班师回朝,将军队分成三队,自己亲自断后,缓缓撤退。庞暖探听到秦军有行动,预先挑选了三万精兵,让扈辄从小路埋伏在太行山林木茂密的深处,叮嘱道:“蒙骜是老将,必定会亲自断后。等秦兵差不多都过去后,你从后面发起攻击,这样才能确保大获全胜。” 蒙骜见前军一路前行没有遇到阻碍,便放心地向前推进。突然,一声炮响,伏兵四起,蒙骜立刻与扈辄交战。过了很久,庞暖的军队从后面追了上来,前面先行的秦兵此时已经没有了斗志,于是瞬间大乱。蒙骜身负重伤,却仍然奋力拼杀,斩杀了数十人,还亲自射中庞暖的胁部。然而,赵军将他重重包围,乱箭齐发,蒙骜身上中箭无数,如同刺猬一般。可惜秦国的一员名将,就这样死在了太行山之下。庞暖得胜后,班师回赵,后来因为箭伤未能痊愈,不久也去世了。这件事暂且放下不表。
再说张唐、王翦等人的军队抵达屯留,成峤惊恐万分。樊于期说:“王子如今已是骑虎难下之势,况且我们聚集了三城的兵力,不少于十五万,背城一战,胜负还未可知,有什么可害怕的!” 于是,樊于期在城下列好阵势,严阵以待。王翦也列阵与之相对,他对樊于期说:“国家哪里亏待了你,你竟然引诱长安君谋反?” 樊于期在战车上欠身回答道:“秦政是吕不韦奸生的儿子,这谁不知道?我们世代蒙受国家的恩泽,怎么忍心看到嬴氏的江山被吕氏夺走?长安君是先王的血脉,所以我们拥戴他。将军如果顾念先王的祭祀,就与我们一同起义,杀向咸阳,诛杀淫乱之人,废掉伪主,扶立长安君为王,将军不仅不会失去封侯的地位,还能一同享受富贵,这难道不好吗?” 王翦说:“太后怀胎十月才生下当今秦王,他无疑是先王的亲生儿子。你却制造谣言,污蔑王室,做出这种灭门的事情,还在这里花言巧语,妄图动摇军心。等抓住你的时候,定将你碎尸万段!” 樊于期大怒,瞪大眼睛,大声呼喊,挥舞着长刀直接冲入秦军阵营。秦军见他如此勇猛,纷纷败退。樊于期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王翦指挥军队将他包围,多次围堵,他都斩杀敌将,突出重围,秦军损失惨重。当天天色已晚,双方各自收兵。
王翦将军队驻扎在伞盖山,心想:“樊于期如此勇猛,一时之间难以制服,必须用计才能打败他。” 于是,他询问帐下众人:“谁与长安君相识?” 有个末将杨端和,是屯留人,自称:“曾在长安君门下做过客。” 王翦说:“我写一封信给你,你把它送给长安君,劝他早日归顺,不要自取灭亡。” 杨端和问:“小将如何才能进入城中?” 王翦说:“等双方交锋的时候,趁他们收军,你装扮成敌军的样子,混入城中。只要看到攻城紧急,就去见长安君,到时候必然会有变故。” 杨端和领命。王翦当下写好书信,封好后,交给杨端和,让他自行准备行事。接着,王翦又召来桓齮,让他率领一支军队攻打长子城,派王贲率领一支军队攻打壶关城,自己则攻打屯留,三处同时进攻,让对方无法相互支援。
樊于期对成峤说:“如今趁着他们分兵的时机,我们决一胜负。如果长子、壶关失守,秦军势力大增,就更难抵挡了。” 成峤年纪小,胆小懦弱,流着泪说:“这件事是将军倡议谋划的,一切都听凭将军裁决,可别误了我的大事。” 樊于期挑选了一万多精兵,打开城门出战。王翦假装败退一阵,退军十里,驻扎在伏龙山。樊于期得胜回城,杨端和此时已经混入城中。因为他本就是本城人,自有亲戚收留安置。暂且按下不表。成峤问樊于期:“王翦的军队不退,这可如何是好?” 樊于期回答说:“今日交锋,已经挫败了他们的锐气,明日我们出动全部兵力出战,务必生擒王翦,直接攻入咸阳,扶立王子您为君,才能实现我的志向。” 至于胜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