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叔宝也在后面追赶。一直追到天色微明,秦王转过一个山坡,不禁又大叫一声苦。原来,前面是一条死路,旁边有一座古庙,庙门上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 “老君堂” 三个字。秦王无奈,只得下马,悄悄地牵着马走进庙中,躲在案桌下面。此时,外面程咬金和秦叔宝两人已经追到。程咬金看了看四周,说道:“这里四下无路,他一定是躲在庙里面了。” 说完,跳下马,举起斧头,用力劈开庙门。果然,看到秦王正伏在桌下。程咬金冷笑道:“这下你没处逃了吧!” 说着,举起斧头就要砍下去。秦叔宝连忙用锏将程咬金的斧头架住,说道:“他是重要犯人,你怎能擅自杀他?我们还是把他抓回去,交给主公发落吧。” 程咬金听了,觉得有理,便解下腰间的皮带,将秦王绑在逍遥马上。程咬金上前,牵着秦王的马缰绳,朝着金墉城走去。
再说殷开山和马三保,他们见秦王去射鹿,便随后追赶。转过山坡后,秦王突然不见了踪影。两人登上高处远望,只见山下有三个人朝着这边走来,一个手持斧头,一个提着长枪,还有一个被捆绑在马上。两人心中十分疑惑,赶忙走下山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被捆绑在马上的,竟然是秦王。两人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想要抢夺。秦叔宝其实心里是想放走秦王的,只是程咬金紧紧牵着秦王的马缰绳。这时,忽见马三保和殷开山前来抢夺,程咬金顿时大怒,举起斧头与他们交战。早有探军将此事飞报至金墉城,金墉城的众将纷纷赶来接应。殷开山和马三保见对方人多势众,料想自己寡不敌众,不敢贸然上前抢夺,只好逃回本营,带领军队返回牢口关,并派官员飞速前往长安报信。
这边秦叔宝和程咬金将秦王押解到金墉城,去见魏王李密。李密见到秦王,顿时怒从心头起,拍案大骂道:“我举义旗兴兵,追杀宇文化及,你弟弟李元霸却毫无情面,仗着自己凶狠,抢走了皇家玉玺。这也就罢了,还逼迫众王写降表,跪送投降。我还以为你们唐家永远有这个小畜生撑腰,没想到天理难容,他竟然短命死了。我正打算兴兵报仇,没想到你自己送上门来。” 说完,他吩咐左右将秦王绑出去砍了。这时,徐茂公站出来上奏道:“启禀主公,李世民虽然罪该万死,但他曾经对主公也有过恩惠,我们可以先将他暂时囚禁起来,再找其他合适的理由杀他也不迟。” 李密疑惑地问道:“我与他并无往来,他对我有什么恩惠?” 徐茂公解释道:“主公有所不知。昔日主公曾被炀帝治罪,虽然多亏朱灿相救,但后来炀帝派李世民和李元霸追赶主公。当时若不是李世民暗中留情,故意放走主公,主公恐怕早已被李元霸擒杀了。今日主公若贸然杀了他,必然会被各邦豪杰嘲笑。” 李密听了,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然后开口说道:“既然军师这么说,那就把他关进天牢,限期一年后处斩,此事就不要再议了。” 于是,李世民被关进了天牢,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马三保将秦王被擒的消息报到长安,高祖李渊得知后,大为震惊,悲痛得放声大哭。满朝文武百官,也都纷纷落泪。只有殷王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一旁暗暗高兴。这时,当驾官启奏道:“三原的李靖现在午门候旨。” 高祖听了,顿时转忧为喜,说道:“此人一来,我儿有救了!” 于是,下令宣李靖入朝。李靖入朝后,行过叩拜大礼,高祖问道:“爱卿之前在哪里?” 李靖回答道:“臣之前在海外访友,如今听闻秦王被囚禁在金墉城,特意前来设法营救。臣担心陛下忧虑过度,所以先来安慰陛下,臣保证,百日之内,秦王一定能安然回国。” 高祖听了,十分高兴,连忙询问李靖有什么计策能救回自己的儿子。李靖说道:“臣现在先献上一条密计,等秦王回国之时,陛下自然就明白了。” 说完,李靖辞别高祖,离开朝堂,径直前往曹州。
曹州的宋义王孟海公,一日正在朝堂上处理政务,黄门官启奏道:“有一位道士,自称是三原的李靖,求见大王。” 孟海公下令宣他进来。李靖进入朝堂,拜见孟海公。孟海公问道:“先生前来,必定有高见,还请不吝赐教。” 李靖说道:“贫道曾遇到异人传授,精通呼风唤雨之术,能推算阴阳,预知吉凶。我看大王乃是真正的帝星,所以特地前来,恳请大王兴兵。先夺取金墉城,再夺取长安,以此图谋一统天下的基业。若错过了这个天时,可就不妙了,还请大王斟酌。” 孟海公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多谢先生指教,不知何时兴兵为宜?” 李靖说道:“天时已到,不宜再拖延。贫道愿意辅佐大王,即刻兴兵,先攻打金墉城的前哨金堤关,这是最为上策。” 孟海公欣然接受,降旨亲自统领十万大军,直奔金堤关而来。
金堤关的守将贾闰甫和柳周臣,带领军队出关迎战,却被宋义王孟海公打得大败,只得退回关内,坚守不出。他们赶忙派人连夜前往金墉城告急。孟海公将金堤关团团围住,日夜攻打。李靖对孟海公说:“大王若想攻破此关,不出十日即可。贫道暂时告辞,前往太行山借一件宝贝。等李密的救兵一到,定叫他们片甲不留。” 孟海公听了,十分高兴,说道:“先生务必速去速回。” 李靖答应后,便前往海外访道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