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贵出门后,一路回到破窑。当天就把那一斗米吃了,只剩下二升米,眼看明日又要没饭吃了。无奈之下,他只得又来到茂生家,正巧碰上茂生夫妻二人正要出门。他们一见薛仁贵,满心欢喜地问道:“兄弟,为何这么早过来?” 薛礼说:“特来感谢哥嫂。” 茂生说:“兄弟,自家兄弟,谢什么呢。你家中还有多少米?” 仁贵说:“昨日吃了一斗,如今只剩下二升了。” 王茂生心中暗自思忖:“完了!昨日他在这儿吃了五升米,回家又吃了一斗。照这样吃法,我哪里供得起?他今日来得这么早,肯定又是来要米的。” 贤惠的毛氏见丈夫一脸为难,便说道:“官人,妾身还积攒了一斗粟米,拿出来送给叔叔吧!” 茂生说:“也好。” 毛氏将米取出,茂生递给仁贵,仁贵接过米,道谢后离去。茂生心想:“如今可真是引鬼入门了,这可如何是好?”
且说薛仁贵,全靠王茂生夫妇的恩养度日。他食量惊人,每天雷打不动要吃一斗米,天天都到王家来拿米。王茂生夫妇本是做小本生意的,起初还积攒了些银钱。可如今薛仁贵这般吃法,他们两人赚来的钱,根本不够养活他,就连之前积攒的银钱也都花光了。但又不好意思拒绝薛仁贵,只能想尽办法东拼西凑来养他,到最后,连做生意的本钱都被吃没了,生意也做不下去了。然而,薛仁贵却浑然不觉,依旧天天来要米。王茂生心中烦闷,对妻子毛氏说:“娘子,没想到薛仁贵如此能吃,把我们的本钱都吃光了。如今到哪里去弄一斗米给他?我饿一天倒没关系,可他要是来了,怎么能让他饿着?” 毛氏听了,说道:“官人,眼下也没别的办法,估计叔叔一会儿又要来了。只能把衣服拿去当了,换几钱银子买米给他。” 茂生觉得有理。于是,今天当衣服,明天当东西,没到七八天,能当的都当了,家里也被吃得精光。王茂生被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天天在外四处打听,看有没有什么出路。
这天,王茂生打听到一个门路,他觉得要是薛仁贵肯去,至少能有口饭吃。毛氏问:“官人,是什么门路?” 茂生说:“娘子,我听说离这儿三十里远,有个柳家庄。庄主柳员外家财万贯,正在另造一所厅房楼屋,花了一万银子。包工的那儿缺几个小工,不如让薛仁贵去帮忙,这样就有饭吃了。” 毛氏说:“这倒行。但不知道叔叔肯不肯去做小工?”
夫妻二人正说着,薛仁贵恰好走进来。茂生说:“兄弟,为兄有句话跟你说。” 仁贵问:“哥哥,什么话?” 茂生说:“你每天吃一斗米,为兄实在养不起你了。你要是肯去做工,就有饭吃了。” 仁贵问:“哥哥,做什么工?” 茂生说:“兄弟,离这儿三十里的柳家庄,柳员外正在造一所大房子,缺几个小工。你肯去做吗?” 仁贵说:“可我没学过做木匠,造房子我不会呀。” 茂生说:“嗳!兄弟,造房子有匠头呢。你不过是帮忙抬抬木头,搬些砖瓦石头之类的。” 仁贵说:“啊!这个容易。有饭吃吗?” 茂生说:“兄弟,你这话说的,怎么会没饭吃,不但有饭吃,还有工钱拿。” 仁贵说:“要什么工钱?只要能吃饱饭就行。” 茂生说:“既然这样,那就一起去!” 两人出了门,一路朝着大王庄走去,到了柳家村,果然看到柳员外府上有几百人,都在那儿忙忙碌碌地干活。茂生走上前,对木匠作头说:“周师父!” 作头听到叫声,连忙走过来说:“哎呀!原来是茂生。你好啊!有什么事?” 茂生说:“我有个兄弟叫薛仁贵,想跟着师父您做小工,您这儿还用得着人吗?” 周匠头说:“来得正好,我这儿正缺小工呢,让他留下吧。” 茂生对仁贵说:“兄弟,你就在这儿帮忙,为兄走了,不常来看你。” 仁贵说:“哥哥请回!” 王茂生便回去了,暂且不表。
再说薛仁贵,从早晨来到柳家庄,说了几句话,还没开始干活,就到吃早饭的时间了。大家把长板铺好,两三百人坐下来,四个人一篮饭,四碗豆腐,一碗汤。你看这薛仁贵,偏偏坐在作头旁边的第二个位置。他饿了许久,吃起饭来就像饿虎扑食一般,一碗饭两口就扒拉完了。别人才吃半碗,他已经吃了十来碗。作头见状,心里着急起来,心想:“这可怎么行,这人难道没有嗓子眼儿,饭都不嚼就吞下去了?” 下面的人也都停下饭碗,仰头看着他吃。薛礼吃饭没个准数,吃得入神,只顾着添饭,一篮饭吃完,又拿下面一篮接着吃。不一会儿,足足吃了四篮饭,才放下碗,说吃饱了。作头暗自寻思:“这个人可不能用,等王茂生来,把他打发走吧。” 心里这么想着,吃完饭后,大家各自散开去干活。仁贵刚来,不清楚情况,便问:“老师,我做什么活?” 作头说:“去那边河口,帮他们把木料扛起来。” 仁贵答应一声,急忙跑到河边。只见二三十个人在水里系着绳子,有的背,有的拉,原来是大显柱正梁的木料,这么多人拉一根都拉不动。仁贵见了,大笑道:“你们这群没用的家伙!一根木头还用得着这么多人拉?一人拿一根走不就行了。” 众人说:“你这人是不是疯了?能帮我们把木头拉起来,就算你力气大得不得了了。要是想一个人拿一根,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仁贵说:“我拿给你们看看。” 说着,他走下水,双手把一段木头拿起来,放在肩膀上,又拿一根夹在左腋下,右腋下也夹了一根,走上岸,拖着就跑。众人惊得直伸舌头,说:“好大力气!我们这么多人拿一根都费劲,这人一个人拿三根,还跑得这么快。这些木料都让他一个人拿吧!我们去干别的活儿。” 谁知道,薛仁贵三根木料一拿,不到两三个时辰,二百根木头就都被他拿完了。作头心想:“这倒也不错,他一个人能抵二三十人吃饭,也能抵四五十人的活儿。让他帮忙挑挑砖瓦,就算吃四五篮饭,也还算划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