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为证:“驸马威名早远传,番营杀出锦雕鞍。只因识认白袍将,却被奸臣暗害间。”
薛万彻问道:“孤问你,去汗马城该走哪条路?” 那砍草的回答道:“既然将军要去汗马城,小人也正打算前往,不如一同赶路。” 薛万彻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张环手下的什么人?” 那人答道:“将军,小的是前营月字号里的一名火头军,叫薛礼。” 薛万彻心中暗自琢磨:“他身穿旧白绫衣,又叫薛礼,莫不是应梦贤臣薛仁贵?” 于是连忙问道:“呔,薛礼,你既然在前锋营,可认得那个薛仁贵?” 薛仁贵听了这话,吓得魂飞魄散,脸涨得通红,说道:“将军,小的从未听说过薛仁贵这三个字。” 驸马道:“嗳,这就怪了。你既在前锋营,怎会不认得薛仁贵?莫非你就是薛仁贵?” 薛礼浑身颤抖,冷汗直冒,说道:“小的怎敢瞒着将军。” 薛万彻心中聪慧,明白是张环从中捣鬼,所以薛礼才不敢直说姓名。他断定此人必定就是薛仁贵,也不再多问,心想待我去找张环算账。
薛万彻便沿着中间这条大路先行,一路来到汗马城,进城后径直来到士贵营前,说道:“快报张环知晓,圣旨到了。” 军士赶忙报入营中,张士贵急忙摆好香案,带着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婿出营迎接。薛万彻下马,进入中营,宣读圣旨:“圣旨到来,跪听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前日前往凤凰山游玩,不幸遭遇东辽主帅盖苏文率领六十万大军,将凤凰山团团围困,朕驾下老少将领死伤无数。因身边缺乏得力人手,又难以摆脱困境,故而命驸马薛万彻闯出番营前来求救。爱卿你即刻与女婿何宗宪,带兵救驾,杀退番兵,此乃大功一件。钦此。谢恩!”
张环和儿子女婿们口称:“愿我主万岁,万万岁。” 谢恩完毕,上前叩见驸马。薛万彻脸色一沉,怒声说道:“张环,你说从来没有应梦贤臣,那火头军薛礼又是谁?” 张环听了,心中一惊,说道:“小千岁!应梦贤臣名叫薛仁贵,是个穿白衣服、使用画戟的小将,末将营中从来没有此人。这薛礼只是前营的一名火头军,既不能上阵杀敌,也算不得应梦贤臣,所以未曾向我主启奏。” 薛万彻大怒道:“你这狗头,孤在驾前不清楚详情,被你屡屡哄骗。今日奉旨前来求救,孤浑身中箭,忍着剧痛赶路,正等人问路时,遇到一个后生,他亲口对我讲,薛仁贵名叫薛礼,怎么能说没有?幸亏孤亲眼见到他,还亲自盘问过。明明是你想冒领他的功劳,所以将他埋没在前营,你还想哄骗谁?孤今日不与你争论,此事少不得要奏知天子,取你首级。快拿上好的活血酒来,帮我拔掉背上这支箭。” 张志龙赶忙去取人参汤和活血酒。张环心怀不轨,走到薛万彻背后,用力一拔那支箭,要知道背心的皮肉薄如纸张,衣衫又单薄,怎能承受得住?那二尺长的箭,深深插入背中,几乎穿透前心。可怜这位年少英雄,大叫一声:“痛死我也!” 瞬间便死在了张环手中。张志龙惊慌地说:“哎呀!爹爹为何要将驸马插箭致死?” 士贵道:“我的儿,若不除掉驸马,他到天子面前奏明此事,我与你父子的性命就难以保全。不如先将他弄死,只说他是中箭身亡,日后无人对证,这样岂不能保全我父子性命。” 张志龙道:“爹爹此计甚妙。” 随后张环吩咐手下,将驸马的尸骸抬出营盘焚烧,把骨灰包好,准备回复天子。
暂且不说军士奉命行事,单讲张环一方面筹备救驾事宜,一方面连忙传令火头军。薛仁贵此前一直躲在前营,生怕薛万彻追问缘由,所以不敢露面。如今接到大老爷的传唤,赶忙来到中营,说道:“大老爷在上,传小的有何事吩咐?” 士贵道:“朝廷被番兵围困在凤凰山,如今驸马前来求救,故而找你商议兴兵救驾之事。” 薛仁贵道:“如今驸马在何处?” 张环说:“他闯出番营时,被乱箭射中,刚刚因拔箭身亡,现已化为骨灰。现在当务之急是前去救驾,但番兵有六十万之众,围困着凤凰山,而我们只有十万兵马,如何前去迎敌,救龙驾出山?” 薛仁贵听后,心中思索一番,说道:“大老爷,只怕三军不听指挥,若薛礼发号施令,众人不服。若他们听从我的命令,我自有摆空营的办法,十万兵马可以伪装成四五十万兵马的声势。” 张环听了这话,心中大喜,说道:“薛礼,若你真会摆空虚人马的阵势,我大老爷将一口宝剑赐予你,若有军兵不服,可取其首级,这也算你的功劳,一切听你调遣。”
薛仁贵领了命令,接过斩军剑,此刻他就如同先锋将军一般,手下军士谁敢不听从?他当即发令,开始卷帐拔营,离开汗马城。一路上,军旗招展,号带飘扬,行军一两日后,远远望见凤凰山下到处都是大红蜈蚣旗,番营密密麻麻,扎营阵势果然威武。薛仁贵随即吩咐:“大小三军听令,前去安营时,十座营帐中要有六座虚空、四座充实,有兵马驻扎的营帐要安排妥当,空营内必须采用悬羊擂鼓、饿马嘶声之法。” 三军领命,在距离番营两箭之地,奉命安下营盘,随着一声炮响,齐齐扎营。这十万兵马竟扎出了四五十万营盘的声势。列位看官,你道何为悬羊擂鼓、饿马嘶声呢?他们将羊的后足系在上边,下面放置战鼓,鼓上放着草料,羊为了吃草,前蹄便会在鼓上踩踏,发出擂鼓之声;那些饿马吃不到草料,便会嘶叫不止。这便是悬羊擂鼓、饿马嘶声之法。番营中的人听到动静,不知道唐朝到底有多少军士在里面。盖苏文传令让把都儿们小心保守各营,心中暗自思忖:“前来的救兵必定是先锋,想必火头军也在其中。不知他们营盘扎得如何,待本帅出营去看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