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林羽他们又从隐蔽处射出了几支箭,虽然没有伤人,但也让禁军们不敢贸然前进了。就在这时,黑风寨的人也赶到了,他们看到禁军受阻,想着正好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便从侧面冲了进来,和禁军打了起来。
一时间,山谷里喊杀声震天,林羽他们在混乱中既要防备着被波及,又要守住地窖,压力巨大。战斗持续了很久,双方都有不少人受伤,可谁也不肯罢休,都想着等打败对方后,就能顺利拿到《清明上河图》了。
第十章:意外的援手
就在林羽他们觉得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从山谷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众人心中一惊,以为又来了新的敌人。可没想到,来的却是一群身着布衣,却个个身手不凡的人。
原来,沈逸得知林羽等人藏图之地暴露,又陷入危机后,便四处联络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以及江湖侠义之士,大家听闻《清明上河图》的遭遇,都觉得不能让这幅承载着历史的名画被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夺走,于是纷纷赶来相助。
这群人一加入战斗,局势瞬间扭转。他们配合默契,有的去对付禁军,有的去阻拦黑风寨的人,很快就将两方追兵打得节节败退。刘谦见势不妙,想要逃跑,却被一位侠义之士追上,一脚踢下马,生擒了过来;黑风寨的寨主也被众人团团围住,最终无奈投降。
林羽看着这些意外出现的援手,心中满是感激,他知道,这次多亏了大家,《清明上河图》才能再次保住。
第十一章:未来的抉择
危机解除后,林羽等人从地窖中取出了《清明上河图》。大家围坐在一起,开始商讨这幅图接下来该何去何从。
沈逸说道:“经过这次的事,我们更要慎重对待此图了。虽然现在暂时击退了追兵,但朝廷和江湖上的觊觎之心不会消失,我们必须找一个万无一失的办法,既能保护好图,又能让其秘密慢慢为世人所知。”有人提议,可以将图分成几部分,分别交给不同的可信之人保管,待时机成熟再拼凑起来公布;也有人说,可以仿造一幅假图,将假图公之于众,混淆视听,而真图继续隐藏。
林羽听着大家的建议,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无论选择哪一种方法,都有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清明上河图》的命运依旧悬而未决,它就像一颗在风雨中飘摇的明珠,等待着一个能真正让它绽放光彩,又能安然无恙的归宿。而林羽他们,也肩负着这份沉重的责任,继续在这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探寻着图归何处的答案。
第十二章:筹备计划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林羽他们最终决定采用一个相对折中的办法。沈逸会带着几位擅长书画临摹的高手,秘密地仿造一幅《清明上河图》,力求做到以假乱真。而林羽则会和其他几位朋友,寻找几位德高望重且身处不同地域的学者、隐士,将真图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托付给他们保管。
在仿造的过程中,沈逸等人极为谨慎,从纸张的选择到笔墨的运用,都严格按照北宋时期的工艺来进行。他们日夜钻研,对照着原图画册,一笔一划地临摹,力求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经过数月的努力,那幅仿造的《清明上河图》终于完成了,乍一看,几乎与真品无异。
与此同时,林羽他们也在各地奔波,寻找合适的托付之人。他们考察了那些学者、隐士的品行、学识以及他们所处环境的安全性,最终选定了几位值得信赖的对象。然后,将真图小心翼翼地分割,用特制的锦盒装好,分别送到了这些人手中,并叮嘱他们一定要妥善保管,等待合适的时机。
第十三章:假图现世
一切准备就绪后,沈逸等人找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将那幅仿造的《清明上河图》公之于众。他们选择在一个文人墨客云集的雅集上,将图展示出来,顿时引起了轰动。
在场的众人都对这幅图赞叹不已,消息也很快传开了。朝廷里的一些官员听闻后,派人前来查看,他们看着这幅图,虽然心中也有些疑虑,但一时间也难以分辨真假。江湖上的各方势力也都在关注着这幅图的动向,有的想办法接近沈逸等人,试图抢夺;有的则在暗中观察,想看看这幅图到底会引发什么样的后续风波。
而林羽他们则在暗中观察着各方的反应,他们知道,这个计划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只有让所有人都相信这就是真的《清明上河图》,才能真正为真品争取到安全的时间和空间。
第十四章:真假之辨
随着仿造的《清明上河图》在世间流传开来,关于它真假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朝廷专门召集了一些宫廷画师和古董鉴定专家,来鉴别这幅图的真伪。
那些专家们拿着放大镜,对着图仔细查看,从画作的笔法、色彩,到纸张的年代感等方面进行分析。有的专家觉得这就是真迹,无论是构图还是细节处理,都符合北宋张择端的风格;但也有一些专家提出了质疑,他们发现图上的某些印章印记似乎与历史记载略有偏差,认为这可能是一幅仿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