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枚玉佩》
汴京的大街小巷,近日来都在悄悄传颂着一个神秘的故事,那便是张择端所探寻的关乎汴京兴衰命运的宝藏,而这宝藏的开启,关键就在于几枚散落各处的玉佩。张择端与他的一众挚友,历经千辛万苦,已经找到了好几枚玉佩,如今,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城郊的一位老者,那最后一枚玉佩,据说就在他的手中。
城郊,青山绿水间,一座略显简陋却透着别样清幽的小院隐匿其中。张择端等人沿着蜿蜒的小路,心怀忐忑地朝着那小院走去。一路上,众人皆是面色凝重,谁也不知道,面对这位性格古怪的老者,此次拜访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刚踏入小院,便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坐在石凳上,目光专注地看着手中的书卷,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老者身着一袭洗得有些发白的青衫,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深邃。
张择端上前,恭敬地作揖行礼,轻声说道:“晚辈张择端,见过老先生。此次冒昧前来,实在是有事相求。”
老者微微抬眸,只是淡淡瞥了他们一眼,便又将视线落回书卷之上,语气冷淡:“我这僻野小院,向来少有人至,你们来此所为何事,我没兴趣知晓,还是请回吧。”
众人面面相觑,却并未就此离去。张择端再次开口,言辞恳切:“老先生,实不相瞒,我们正在寻找一件对汴京至关重要的宝藏,而开启那宝藏的关键,便是几枚玉佩。如今,只差您这儿的这一枚了。这宝藏若能寻得,定能让汴京的城墙更加坚固,让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安稳,学堂也能修缮得更好,让更多孩子有书可读啊。”
老者冷哼一声,合上书卷,站起身来:“哼,世间宝物多了去了,哪有这般神奇之事,莫要拿这些说辞来诓我,我这可没有你们要的玉佩,莫再纠缠了。”说罢,老者便转身朝着屋内走去,不再理会众人。
张择端望着老者的背影,心中满是无奈,但他并未放弃。此后的几日,他们又多次来到小院,每次都带着不同的诚意与说辞,可老者依旧不为所动,甚至有时连门都不开,任由他们在门外苦等。
这一日,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张择端等人依旧撑着伞,来到了小院前。雨水顺着伞沿滑落,打湿了他们的衣角,可众人的眼神中却透着坚定。
敲了许久的门,屋内才传来老者略显不耐的声音:“又是你们,我说了没有玉佩,怎么如此不知趣。”
张择端隔着门大声说道:“老先生,汴京如今虽看似繁华,可城墙已有多处破损,贫困的学子们也因缺少资费而求学艰难啊。那宝藏里,有着能改变这一切的东西,我们绝非是为了一己私利,只希望能借这宝藏之力,让汴京重焕生机,还望老先生成全啊。”
屋内沉默了许久,就在众人以为又要吃闭门羹之时,门“吱呀”一声开了。老者站在门口,看着被雨水淋得有些狼狈的众人,微微皱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进来吧,莫要将这雨水带进屋内了。”
众人心中一喜,赶忙收了伞,走进屋内。屋内陈设简单,却透着一股古朴的韵味。老者让他们坐下,自己则坐在对面,深深地叹了口气:“你们这些日子的执着,我都看在眼里。只是这玉佩,并非我不愿给,实乃它关乎着一段久远的往事,我守着它,也是守着一份承诺啊。”
张择端忙说道:“老先生,若您心中有顾虑,不妨说与我们听听,或许我们能一同想办法解决。”
老者缓缓开口,目光变得有些悠远,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这玉佩,乃是我祖上所传,当年先祖曾参与守护那宝藏,立下誓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让玉佩现世。这么多年来,我隐居于此,也是为了不让这玉佩卷入世俗纷争之中。”
众人静静地听着,心中对老者的坚守也多了几分敬佩。张择端思索片刻后说道:“老先生,如今汴京的状况便是那万不得已之时啊。城墙若再不修缮,一旦外敌来袭,百姓将生灵涂炭;那些渴望知识的学子,也会因穷困而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我们寻这宝藏,只为让汴京更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啊。”
老者听着张择端的话,眼中泛起了泪花,他颤抖着双手,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打开一看,那枚玉佩便静静地躺在其中。玉佩通体碧绿,在屋内黯淡的光线下,却依旧透着温润的光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力量。
“罢了,罢了,既然你们如此赤诚,我若是再固执己见,反倒成了汴京的罪人了。这玉佩,就交给你们吧,只望你们能如所言那般,用好这宝藏,造福汴京。”老者将玉佩递到张择端手中,一脸郑重。
张择端接过玉佩,激动得双手都有些微微颤抖,他朝着老者深深一拜:“老先生放心,我等定不负所托,必用这宝藏让汴京重现辉煌。”
众人看着那枚失而复得的玉佩,眼中皆是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激动。历经了这么多的波折,找遍了汴京的角角落落,如今,终于集齐了所有的玉佩,那隐藏许久的宝藏,似乎已经在向他们招手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