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战,秦军大获全胜,匈奴元气大伤,短期内不敢再犯秦国边境。李信班师回朝,嬴政亲自出城迎接。当李信的大军缓缓进入咸阳城时,百姓们夹道欢呼,掌声雷动。李信下马,向嬴政行礼:“臣幸不辱命,击败匈奴,为大秦边境换得安宁。”嬴政欣慰地笑道:“李将军,你为大秦立下大功,本王定当重赏。”
然而,嬴政深知,匈奴虽遭重创,但根基未损,秦国统一六国的道路上仍荆棘密布。他与群臣商议,决定在加强长城防御的同时,继续厉兵秣马,积蓄力量,为下一步的统一大业做准备。而秦轩也在这场战争中,不断思索着如何进一步完善秦国的军事制度和战略布局,以应对未来更严峻的挑战。秦国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继续前行,等待着下一次波澜壮阔的转折 。
在朝堂上,嬴政召集众臣,再次探讨未来战略。丞相李斯率先发言:“大王,如今匈奴虽退,但六国尚存,尤其是楚国,地域辽阔,兵力雄厚,不可小觑。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军备战,为攻打楚国做好准备。”
大将军王翦却忧心忡忡:“楚国地大物博,且楚人剽悍善战。若贸然进攻,恐陷入持久战,消耗我大秦国力。臣建议先从外交入手,分化六国联盟,再伺机而动。”
嬴政微微点头,目光转向秦轩:“秦轩,你有何见解?”
秦轩沉思片刻,上前一步:“大王,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楚国确实是一大劲敌,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可在加强军事训练的同时,派间谍深入楚国,了解其内政、军事和民情,做到知己知彼。同时,与齐国交好,稳住齐国,使其不与楚国联合,孤立楚国。”
嬴政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秦轩所言甚善。就依此计,先派间谍潜入楚国,摸清其虚实。至于齐国,可派使者前去修好,许以重利。”
会后,秦轩开始着手挑选间谍,秘密送往楚国。这些间谍乔装成商人、流民等,混入楚国各地。他们在楚国的市井街巷、茶楼酒肆中,仔细倾听人们的交谈,收集关于楚国军队部署、粮草储备、官员动向等情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便通过秘密渠道将情报送回秦国。
而在楚国,楚王得知秦国的动向,也开始加强戒备。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秦国野心勃勃,灭燕之后,恐将矛头指向我楚国。诸位有何良策?”
一位大臣建议:“大王,我们可联合齐国、魏国等国,组成联盟,共同对抗秦国。”
楚王却犹豫不决:“齐国向来首鼠两端,魏国又畏惧秦国,联盟之事,恐难成啊。”
另一位大臣则说:“我们应加强国内军备,训练士兵,修筑城池,做好防御准备。”
楚王最终采纳了后一条建议,下令全国征兵,加强军事训练,同时在边境修筑防御工事。楚国上下,一片紧张忙碌的景象。
秦国这边,李信因击败匈奴而名声大噪,但他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回到军营后,继续刻苦训练士兵,研究新的战术。他深知,未来的战争将会更加残酷,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和士兵的实力,才能在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蒙恬在北方,依旧日夜督建长城。随着长城的不断延伸,秦国的北疆防线愈发稳固。蒙恬还在长城沿线设置了烽火台和了望塔,一旦发现匈奴来袭,便能迅速传递消息,组织防御。
时间在紧张的备战中悄然流逝,秦国与楚国之间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而嬴政、秦轩、王翦等秦国君臣,也在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的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着秦国乃至整个天下的命运 。
喜欢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我创造的书竟然成为了历史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