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拍了拍沈良的肩膀,示意他坐下。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受了不少委屈,但你放心,组织上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关于你的研究,我们已经进行了评估,其重要性远超我们之前的想象。中央决定,将全力支持你的研究工作。”
沈良心中一震,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将拥有充足的资源、更先进的设备,以及来自国家层面的支持。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感谢组织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
“好!”李国强赞赏地点了点头,“关于你之前提到的‘数控机床’,我已经和几位专家讨论过,他们都认为这个方向非常有前景。但是,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我们需要从基础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沈良明白李国强的意思。八十年代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想要一步登天,搞出世界顶尖的数控机床,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必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先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难题,然后再逐步推进。
“首长,我明白。”沈良沉吟片刻,说道,“我打算先从研发数控系统的核心部件——伺服电机和控制器入手。这两个部件是数控机床的‘大脑’和‘心脏’,只有掌握了它们,才能真正掌握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
李国强赞同地点了点头,“你的想法很好。我已经安排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协助你,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精英,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合作愉快。”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沈良全身心地投入到数控系统的研发工作中。
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攻关,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为了解决一个关键的算法问题,他甚至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最终累倒在了实验室里。
然而,研发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国内的技术基础薄弱,很多关键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而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导致进口渠道受阻,研发进度一度停滞不前。
更糟糕的是,团队内部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一些老工程师对沈良的“激进”方案表示质疑,认为他的想法过于超前,不切实际。甚至有人公开指责他“好高骛远”、“浪费国家资源”。
面对这些质疑和挑战,沈良并没有气馁。
他知道,任何一项创新都必然会伴随着质疑和阻力。
他耐心地向老工程师们解释自己的设计思路,用数据和事实证明自己的方案的可行性。
同时,他也积极寻找替代方案,努力突破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为了解决伺服电机的问题,沈良决定另辟蹊径,采用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他借鉴了后世永磁同步电机的原理,结合当时的国内技术水平,设计了一种简化的版本。
虽然性能不如后世的永磁同步电机,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算是非常先进的技术了。
然而,新的设计方案却遭到了更大的阻力。
一位资深的老工程师当着所有人的面,将沈良的设计图纸扔在地上,怒斥道:“胡闹!你这是异想天开!这种电机根本不可能制造出来!”
沈良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弯腰捡起图纸,语气平静地说道:“王工,我知道您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但我相信我的设计是可行的。如果您有什么疑问,我们可以坐下来好好讨论,而不是用这种方式。”
“讨论?”王工冷笑一声,“你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有什么资格跟我讨论?你懂什么叫电机设计吗?你懂什么叫工程实践吗?”
“我或许没有您那么丰富的经验,但我对我的设计有信心。”
沈良毫不退让地与王工对视,“如果您真的认为我的设计不可行,请您拿出具体的证据来反驳我,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王工被沈良的坚定态度激怒了,他指着沈良的鼻子骂道:“你……你这是目无尊长!你……”
就在这时,李国强走进了实验室。他看到眼前剑拔弩张的场面,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怎么回事?”
还没等沈良开口,王工便抢先说道:“首长,这个沈良,他……”
“够了!”李国强厉声打断了他,“有什么事,等我了解清楚了再说!”
他转向沈良,语气缓和了一些,“沈良同志,你来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沈良深吸一口气,将事情的来龙去脉简明扼要地向李国强汇报了一遍,着重强调了王工对新电机方案的强烈反对以及不尊重的态度。
汇报完毕,他将手中的设计图纸递给李国强,语气坚定地说道:“首长,我相信我的设计是可行的。这款电机虽然在某些性能上不如进口的伺服电机,但在成本和可维护性方面却有着巨大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完全可以由我们自主生产,不受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