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眼中闪烁着泪光,她微微欠身,说道:“先生的恩情,民女铭记在心。民女定会竭尽全力,保护好腹中的孩子。”
君贤又与黄芪聊了一些关于修行和生活的话题,便起身告辞。他深知,黄芪需要更多的休息和调养,不宜过多打扰。
离开宫殿后,君贤在太监的带领下,返回书房。他的心中,既有对黄芪和胎儿健康的欣慰,也有对新朝未来的深深思索。他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仅要辅佐吕少曦治理好国家,还要守护好黄芪腹中那个承载着天道的生命 。
在书房的烛火摇曳中,吕少曦与君贤的交谈仍在继续。吕少曦靠在椅背上,目光在君贤那年轻却沉稳的面庞上停留许久,心中暗自思量。曾经,他满心期许君贤能出任丞相一职,在朝堂之上,以其卓越的智慧和深远的谋略,为新朝的政务掌舵领航,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君贤在过往展现出的远见卓识、对局势的精准判断,都让吕少曦坚信,他是丞相的不二人选。
然而,命运的轨迹总是充满意外。如今的君贤,以十七八岁的青年模样出现在众人眼前,尽管他的眼神中依旧透着历经岁月沉淀的深邃与睿智,但这年轻的外表,在等级森严、注重资历与形象的朝堂之上,出任丞相一职,难免会引发诸多争议和质疑。那些保守的大臣们,恐怕难以接受一位看似如此年轻的丞相,他们会以各种理由反对,甚至可能引发朝堂的动荡。
吕少曦轻轻叹了口气,打破了短暂的沉默:“君贤先生,曾经朕一心想让您担任丞相,助朕治理这新朝的万千政务。可如今,您这模样……”
君贤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理解:“陛下的心意,老朽明白。朝堂之事,错综复杂,臣这外表,确实容易引发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吕少曦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说道:“先生,虽然不能让您担任丞相,但朕实在舍不得让您离开皇宫。朕想让您留在宫中,肩负起更为重要的使命。”
君贤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道:“陛下但有所命,臣定当竭尽全力。”
“朕的几位皇子皇女,年纪尚小,正是塑造品性、汲取知识的关键时期。”吕少曦缓缓说道,目光中透着对子女的殷切期望,“先生学识渊博,品德高尚,朕希望您能负责教导他们。您的言传身教,定能让皇子皇女们成长为栋梁之才,为新朝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君贤微微点头,神色庄重:“陛下如此信任,臣必当倾尽全力,教导皇子皇女,不负陛下所托。”
“除此之外,”吕少曦接着说道,“朕与芪才人在修行之路上,还需先生的悉心指导。《地黄经》博大精深,朕与芪才人虽有心钻研,却时常不得要领。先生对其理解深刻,还望在朕闲暇之时,能为我们传授修行之法。”
君贤微微躬身,说道:“修行之事,贵在持之以恒。陛下与芪才人天赋异禀,只要潜心钻研,定能有所成就。臣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再者,”吕少曦站起身来,在书房内缓缓踱步,“朝堂之上,局势瞬息万变。朕虽有诸多想法,但仍需先生这般智者为朕出谋划策。日后,还望先生能与朕一同商讨国策,为新朝的繁荣昌盛贡献智慧。”
君贤神色坚定,说道:“陛下心怀天下,臣愿为陛下分忧解难。无论是朝堂政务,还是修行之道,臣都将全力以赴。”
吕少曦听后,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先生相助,朕如虎添翼。如此,朕便决定,让先生留在皇宫内居住,以便随时请教。”
君贤再次行礼,说道:“谢陛下隆恩。臣定当恪守职责,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就这样,君贤的命运与皇宫紧紧相连。他的住所被安排在皇宫一处幽静的庭院内,庭院不大,却布置得精致典雅。院内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清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斑;傍晚,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情舒畅。
君贤很快便投入到新的职责中。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身,来到皇子皇女们的书房。皇子皇女们早已在书房内等候,看到君贤进来,纷纷起身行礼:“先生早安。”
君贤微笑着点头示意,说道:“今日,我们继续学习《论语》。”
在君贤的教导下,皇子皇女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更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君贤的教学方法独特,他不仅仅是枯燥地讲解经文,还会结合历史故事、生活实例,让皇子皇女们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
有一次,在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时,君贤讲了一个古代的故事:一位官员在治理地方时,总是以自己的喜好来要求百姓,结果引发了百姓的不满和反抗。通过这个故事,皇子皇女们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纷纷表示以后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他人的感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